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化 > 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应该成为捆绑教师的紧箍咒

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应该成为捆绑教师的紧箍咒

2018年11月25日 22:42:57 来源:教育创新力 访问量:507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规划是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教育信息化经费和政策保障下,截止到2018年,我们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

怎么样有效推进平台深度应用和最大化发挥平台价值,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组织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拓展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的渠道,提供教学效率,而不让平台成为僵尸平台,是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目前大部分省市推进平台应用的主要手段还是通过使用考核的方式来提升平台的活跃度,比如通过每天必须登录的次数、上传课件的次数、在线时长、空间装扮、空间内容数量等维度来考核教师的应用情况。不得不说这种行政化的考核对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能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我之前遇到情况,很多老师抱怨信息化没有给他们减负,反而增加了很多负担,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们进行信息化建设、深度推广应用,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减负增效,到最后却成了束缚教师的枷锁,这不是我们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衷,也不是教育信息化的原罪。只是我们在推进过程中的步骤和节奏不得当。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师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通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对教育信息化的认知,才能真正让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区域数字化资源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

我曾运营一个省级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资源引入了很多优质的资源,比如学科网、跨学网等一线城市的教学资源,但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反馈并不适合他们的教学需求,反馈说这些内容的难易度以及教学进度上都不匹配,我们就思考如何构建本地化的优质资源,来保证资源的可用性。后来我们就引进了本地一所名校开发的优质资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利用大数据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这里提到了“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特别针对K12阶段,数字化资源有区域性特点,北京名校资源并不一定适合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的教学需求,所以需要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本区域教科研组牵头,汇聚本地的名校名师围绕教学大纲、教材版本、课程进度建设优质的、区域化的、体系化的数字化资源。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引导,不应随意发挥。

现在很多校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化设备齐全,应用复杂,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学校教室用的希沃的电子白板,并提供和电子白板配套的软件,比如课件制作,但用希沃的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课件并不能用在其他应用里,因为进行了加密编码处理。这就给老师无形中制造了很多困难。现在投入到教育信息化的厂商很多,但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每家厂商为了自身的商业诉求,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使得信息化建设变成单点建设,而不是智慧教育生态化的建设。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加以规范,使得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的,数据流通是顺畅的,才能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和数据的价值。

2018年4月份,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规范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明确信息化校园的4大目标: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更多的维度和细节上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

改变教育模式才是根本,为教师松绑。

现在全国95%的学校停留在利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初级阶段,教师要学习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苦不堪言。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模式、和课堂、和学习、和家庭深度融合,真正为教师实现减负增效需要我们深入探索。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的机制创新,使翻转课堂常态化。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让课堂成为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老师减轻了一定负担。

打破学习空间限制,推进网络化学习。面对电子产品,很多家长有顾虑,眼睛损害、影响智力发育等等。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智慧课堂场景的迁移化,网络化学习将为学习带来颠覆式的体验。

知识成果转化应纳入合规化,提升教师收入。

应积极探索知识成果转化,合规合法的提升教师收入,现在很多省市不允许教师私开培训班,不允许教师售卖任何产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应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教师在合规合法的范围内实现知识成果转化。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输出的关键,应积极探索如何让教师输出更多的优质资源,并为教师的知识成果买单,是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