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简讯 > 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2012年07月12日 06:46:10 来源:来自我心永恒老师网校文章 访问量:153

 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课程,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在课堂社会中亲历着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所以教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应努力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我认为: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一是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理应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一书的作者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提倡提倡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就是说,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点燃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所以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是1/2,教师应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吉尔。哈德斐尔德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老板着一张脸,”过于 严肃“,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这只会拉大学生与自己之间的距离,造成隔膜。我们应当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的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不容忽视的人加以尊重、加以理解和爱护,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笑容去感染学生,营造欢乐、友谊、合作、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三是自由度。我们的课堂有时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在这个定义上,我主张课堂都能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自由讨论、自由组合辩论、自己动手操作等。

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分解的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因此,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点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放到整框、整课乃至整个课本的框架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每堂课都要进行课堂小结,每课都要进行课堂总结。

五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的延伸。教师应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延伸、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尤其是专业课,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就灵活穿插实际问题的应用,把地质实际问题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六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程度。根据维茨果基的理论,学生们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生活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但这绝不是鼓励搞“题海战”。“题海战”无疑只会打磨个性,窒息创造,固定思维方法,而我们所追求和提倡的是学生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采用“自我编题、自我批改、自我评价”的“自主演练法”,既能让学生练习和实践,又不陷入“题海战”。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