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简讯 > 小学数学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浅析 (节选)

小学数学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浅析 (节选)

2012年10月05日 08:14:35 来源:来自李连花老师网校文章 访问量:143

小学数学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浅析 (节选)

 

1.设计内容错位:学案不是教案和习题集──要发挥学案导学功能。

问题一:把学案内容等同于教案内容,栏目设计混乱。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学案设计的要求,将教案简单地汇编成电子稿,重新印制,认为就是学案。有的学案虽有预习栏目,但没有预习方法指导;有的学案虽有课前分析,但没有重点内容的呈现;有的学案仅有作业题号布置,没有明确的分层作业习题设计;有的学案把教材中的图文、释性文本舍去,只留下概念、公式或其他要记忆的内容。

问题二:把学案等同于练习册,使用时机把握不好。现在一些学校使用的学案本质上就是练习册,里面全是一道道要求学生动手做的练习题。在练习册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仅仅在课前检查学生的习题是否做了,没有将学案中暴露的问题与教师的新课教学整合,忽视了学生的课前“问题”。还有的教师没有将学案内容与教材练习有机整合,在课堂反馈时出现了很多重复内容,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再现。教师应该用数学的眼光厘清学案、教案的功能区别,避免学案与教案格式混淆,要科学设计学案栏目,突出对学习过程的支持与专业指导,在题目的旁边要设置学习方法、思路提示等;同时学案要留有旁批、订正的位置,以便学生进行二次改进。在重点知识与内容上,要加强学案的反馈功能,保证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及时巩固与内化。

2.设计目标不清: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要从学生的视角加以规范。

问题一:目标前后不一。一些教师设计学案时,没有结合学情和教材编制学案的学习目标,而是直接从网上或参考资料上复制、摘抄教师的教学目标。待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脱离目标来组织教学──教师写的与想的不一样,讲的又与写的不一样。缺乏目标达成意识,学案设计必然造成学生学习方向的“脱轨”。

问题二:目标要素缺乏规范。学习目标是一种行为目标,它的基本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学习水平。在一些教师的学案目标设计中,经常出现规范缺乏的现象,表现为四个要素的错位与缺失。如,行为主体错位,即教师习惯于把教的过程或内容作为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当作教师或讲授的内容,而不是学生或学习结果。

学习目标是学案的首要内容,它的设计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照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就会拔高学习要求,使学生云里雾里,产生畏难情绪。数学教师应该具有目标达成意识:通过兼顾学生的共同特征,贴近学生的视角,设计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呼应;其次要关注学生差异,分析学生原有知识起点和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将总体目标细化设计成阶段目标,进而确定每节课具体的弹性课时目标。

3.设计形式单一:学案习题不是课本知识点的简单挪位──需要二次创造。

问题一:把教材内容简单编制成一个个习题。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把课本的例题、习题简单地移位到学案中,这样做势必导致教学的弱化,很多学生把数学书上的答案一抄,课堂上不再仔细听讲。此外,教师对各种课型也没有区别对待,缺少对典型例题与反馈练习的精选意识。

问题二:学案形式的设计存在着趋同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些教师照抄其他学科的学案形式,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教学内容都用一种固定形式来呈现,对同一学习内容在新授和复习阶段的学案形式也完全一样。学案形式的单一造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案设计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目前多数学校学案的创生缺乏集体研究而简化为个体设计。学案不应该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好的学案需要二次创造,把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深挖,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体系,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要杜绝填空式的单纯知识复制,要精选例题,突出典型,注意设计弹性练习,选择变式习题,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