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教案 > 小学课改版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说课稿及教案

小学课改版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说课稿及教案

2017年12月23日 12:07:46 来源:密云县北庄镇中心小学 访问量:130 作者:梁红艳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学文、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带着第一课时的疑难问题,自主读书学习,并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语言,在相互的启发补充、合作探究过程中感悟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揣摩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

3.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教师通过适时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依据本课情节曲折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让学生把故事讲给家人听,进而让学生真切感受语文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复述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记述蔺相如在秦赵两国矛盾冲突中为自己的祖国立下的功劳,以及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全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凸现了蔺相如、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质疑和释疑的能力。让学生结合初读时的疑难问题自主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去感悟人物形象,解疑、释惑,这并不难。但是,由于课文内容历史久远,当时各国利害关系复杂,这对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有些障碍,所以课前让学生查相关历史资料,清楚当时各国的利害关系是必要的。
另外,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构思巧妙。因此,领悟课文的结构特点,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记叙方法的相同点以及与课题的关系,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3.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谈话法、指导朗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讲解法。

在学法上,始终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一指导思想,具体的学法就是朗读法和画批法、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秦赵两国相关历史资料,清楚当时各国的利害关系,了解“瑟”“缶”相关知识。布置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崇高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高尚精神,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 体会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通过三个故事表现两个人物的表达方法。

3. 领悟课文的结构特点,弄清三个小故事在记叙形式方面的相同点、内在联系,以及与课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结构特点,弄清三个小故事在记叙形式方面的相同点、内在联系,以及与课题的关系。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引疑导入,提示自学 → 围绕疑问,自学解疑 → 交流回报,感悟形象 → 弄清关系,领悟结构 →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教学过程

一、引疑导入,提示学法(1’)

在第一课时的初读中,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 蔺相如是不是真的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2.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双方是不是战平了?

请同学们带着上面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边读边认真思考、批注。

教师提示并强调批注方法:

批注,就是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读后的认识、感受或是自己由此想到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初读时的疑难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批注方法自主阅读,解疑、释惑,这样,不但增强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

二、自主阅读,感受理解(6’)

三、合作探究,交流汇报(30’)

(一)探究问题之一,感受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过程中表现出的机智蔺相如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请同学们说明自己的观点。
指导的重点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第6自然段,理解蔺相如不是真的要撞碎宝玉。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15座城来换,我就把宝玉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15座城,我一定把宝玉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1)朗读这段话,感受理解。

(2)结合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后所说的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机智、自信、考虑周密)

(3)借助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蔺相如的机智与自信。

(通过滚动式阅读,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分析,无痕地渗透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与8自然段第1-4句联系,理解蔺相如这样说、这样做的目的。既然蔺相如不是真想撞碎宝玉,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呢?

(1)朗读下面这段话,感受秦王的贪婪、蔺相如的机智。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宝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以诚换璧的事。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15座城来换宝玉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宝玉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点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宝玉交给了蔺相如。

(2)蔺相如正是抓住秦王爱玉心理,以此要挟对方,使对方不敢抢夺宝玉。

(3)朗读下面这段话,感受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语气与形象。

蔺相如捧着宝玉,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所以把宝玉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

(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语,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4)了解蔺相如这样说、这样做的结果。(秦王忙劝阻……)

(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秦王的表现,进一步理解蔺相如的机智。)

(5)从蔺相如智取宝玉,到以要撞碎宝玉相要挟的言行、神态中,感受他的机智。

(向学生渗透抓住人物言行、神态,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联系下文,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表现。(拖延时间的缓兵之计;秘密送玉归国;慷慨陈词。)

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方方地说: “宝玉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15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私下派人送宝玉回赵国,可是欺君之罪呀。可蔺相如却能大大方方的说,朗读、体会。

(2)从“大大方方”的话语中,感受人物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小结:蔺相如据理力争,秦王理亏,只得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二)探究问题之二,感受蔺相如在“渑池赴会”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

在渑池会上,在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双方战平了吗?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在争论中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更好地感受人物特点。)

1. 正方表明观点。(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

2. 反方表明观点。

(1)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瑟是一种高雅弦乐,缶是一种盛酒的瓦罐。教师随机出示瑟、缶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击缶就是敲瓦罐,击缶而歌非正统音乐,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文娱形式。

(将课外相关资料融入进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出示图片,并作进一步补充,使学生的认识更准确。)

(2)引导学生结合语段,了解赵王鼓瑟是奉对方君王之命,而秦王击缶却是迫于对方臣子之命。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了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说什么也不肯。蔺相如说:你跟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拿起棍来击了几下。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抓“急”“拼”等词语,想象蔺相如强迫秦王击缶的激烈场面。

②激情朗读,感受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以死相逼的勇敢形象。

③补充并范读《廉颇蔺相如传》中记载了当时的内容。

“左右欲刃相如 , 相如张目叱之 , 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 , 为一击缶”。

(引入课外资料,通过教师朗读,帮学生再现当时情景,进一步理解蔺相如临危不惧,拼死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3)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秦强而赵弱的国力背景(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秦强赵弱,表面平手,实则分出胜负)

师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于是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三)结合“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感受将相二人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1. 快速读读16--18自然段,谈谈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

2. 指导朗读下面这段话,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来打我们了。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3. 结合下面这段话,引导感受廉颇这位战功赫赫、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知错就改、把国家利益至于第一位的高尚品格。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应该。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4. 补充其他相关资料(“固守长平”的显赫功绩,晚年恳请再为国出征的豪情),进一步感受廉颇忠心报国的高尚品德。

(通过教师介绍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体会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德。)

小结:从此将相和好,同心保卫赵国。留下了千秋佳话。后世常用“将相和” 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全力合作,把国家事情办好。

四、弄清关系,领悟结构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把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和好的过程生动的记录了下来。

1. 说说文中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而引导发现三个小故事在记叙形式方面的相同之处。

完璧归赵:起因:赵王为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宝玉为难.

经过:蔺相如捧璧赴秦,与秦王面对面交锋。

结果:完璧归赵,封为上大夫。

渑池之会:起因:赵王为是否出席渑池之会为难。

经过:蔺相如随行,宫廷勇斗秦王维护国家利益。

结果:蔺相如渑池会上又立新功,封为上卿。

负荆请罪:起因: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

经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相争。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领会10、15自然段在衔接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

(在了解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同时,让学生发现三个故事在记叙形式方面的共性,为了解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做铺垫。进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选择材料、结构设计方面的特点。)

3. 启发学生将正文与题目联系,进而领会全文用多个事件表现两个人物形象的成文方法。

(了解本文通过多个事件表现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方法,为学生完成单元写人习作,提供选材、布局谋篇方法的支持。)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 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人听。

2. 读《史记》故事,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

(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复述做铺垫。)

板书设计: 29 将相和

廉颇 完璧归赵 蔺相如

渑池之会 机智勇敢

勇于改错 负荆请罪

顾全大局 以国家利益为重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