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六年级习作 > 故乡的春节

故乡的春节

2012年05月02日 08:19:07 来源:盐池三小 张举 访问量:238

故乡的春节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故乡度过的。儿时的我记忆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过春节,我家乡的人们把过春节叫过年,过年也就成了农家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年是越过滋味越淡了。不过,年在我的记忆中却永远是那么的美好。

记忆中,过年最快乐的就是有新衣穿,有好吃的,能放鞭炮玩。因此,那时总觉得过年要等好久好久。所以过年不仅有了快乐,还有一份期盼。一到腊月也到了年关,家家户户也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工作。先是杀年猪,家家户户磨刀霍霍,村里到处是猪的哀鸣。每至这些日子,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猪肉,因为乡亲们十分热情,一个村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谁家杀了猪,都会邀请村里人去吃饭,或许是那时生活比较艰苦吧,后来每每想起过年那天天吃猪肉的日子我总会忍不住有一种想流口水的感觉。当然,每当想起当年每家把一个一两百斤的大猪摆在门口,如今总有一些感叹流过心头。当腊月初八的腊八粥摆上桌的时候,年也就到了,扫完尘就是腊月二十三的敬灶神,敬完灶神家家户户做年馍。接着全村人就开始剁饺子馅和为年三十的大年饭忙起来,对于大人们来说,过年最重要的似乎就是那顿团圆饭了。说来也是,那时物资短缺,买一些食物都要凭票,我家又在偏僻的小村,买什么都要跑几十里山路,所以一顿大年饭的材料要准备好几天,用大人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到头就为了这顿饭,岂有不认真对待的道理,即使是再困难的家庭,也要准备一顿像样的大年饭,因而是一家比着一家,看谁家吃得更好,准备的食物更丰富,更有特色。

其实,除夕前还有一件事是每家都要做的。那时农村没有多少好吃的东西招待亲朋,烙黄米饼或是蒸黄米糕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当时村中有两个石碾,因而每到年前,村中几十户人家都要到那里去碾黄米面,那几天石碾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转动,农家人一年的快乐和幸福似乎都在那吱吱扭扭的碾声中得到了满足。不过,大人们碾黄米面,小孩子围着石碾玩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童年的小伙伴们已都做了父亲母亲,那石碾也不知了去向,农家餐桌上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过去要用票买的东西现在是随时都有,所以大年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吃过大年饭,家中大屋的火盆就会升起大火,一家人都围着火盆守岁,兄妹们忙着吃糖放鞭炮,长辈们则天南海北的闲谈或是玩牌。那时过年的气氛比现在浓多了,不管你走得多远,在三十的这一天都要回到家中,因为三十晚上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说了饭,该说穿了。说到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似乎每年只有两件新衣,白衬衣是为儿童节准备的,另一件就是新年的,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初一一天新全年都是新。那时我家中的日子也不好过,平时的油、盐钱都是母亲攒下的鸡蛋卖了以后才能买,更不用说有余钱了,但好强的母亲每年过年都要给我们兄妹六人做新衣服。我总记得母亲在灯下缝衣服的情景,往往是一觉醒来还看见母亲正低着头在穿针走线,但不管再忙,三十下午吃团圆饭前母亲一定让我们兄妹六人穿上新衣服,那时我们还不能体会做父母的辛苦,兄妹六人闹成一团,看谁的衣服漂亮却忘了给母亲说一声“谢谢”。

过年,贴对联、挂灯笼、敬神是与吃饭同等重要的事。腊月二十三敬灶神,三十上午贴对联,晚上挂灯笼敬祖先,直到正月初三把祖先送走,天天一日三餐都要烧香敬神,敬神是家中男主人的专利,丧偶的女性是万万不可的,除非她是家中最年长的。敬神时很有些讲究,烧香前一定要洗干净手,先是摆上供品,然后才点上香和蜡,等一切准备好了,妈妈才将煮好的饭菜一样样端到供桌上敬神,放一挂鞭炮,敬神就完了,这时家人才能吃饭。那时在我的眼里,祭神的程序确实有些繁锁,好多时候都等不到敬神了就开始抓供品吃了,常常被大人骂。

过年对大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而对孩子们来说当压岁钱变成手中的食物或玩具时,年也就过完了。所以正月二十三燎干一过(“燎干”是我家乡的一个习俗,就是在正月二十三的晚上一家人或是几家人在一起放一堆大火,在大火里撒上盐,人们从火上跳过去,至少跳三次,说是把一些倒霉的东西全部燎掉,在新的一年里重新开始。)我们就又盼着下一个年,并在一年一年的盼望中长大,这使我想起那句话来“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岁易逝岁易逝岁岁易逝岁岁逝。”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