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长征路上】回望乌江天险 传承长征精神

【镜头·长征路上】回望乌江天险 传承长征精神

2016年09月27日 19:30:38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访问量:94 作者:遵义市纪委

  “纵横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乌江自古以流急、滩多、谷深闻名于世,自西向东流经黔北,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号称“天险”。1935年1月,为了打破了国民党妄图围歼红军于乌江南岸的企图,中央要求红一方面军兵分三路强渡乌江。  

 

俯瞰乌江

  要渡过乌江,必须具备“晴天、大木船、熟悉乌江水性的船夫”三个条件。而此前,敌军已损毁江边所有渡船,扫荡河岸村落房屋,连一支木桨、甚至一块像样的木板也没留下。乌江就像一条奔腾的蛟龙,横亘在刚刚经历过湘江血战的红军将士面前。

 

竹筏渡江雕塑

  被国民党军队赶跑的当地民众,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都回来帮助红军,砍竹子,扎竹筏,帮助红军渡江。

 

当年帮助红军强渡乌江的船工

 

突破乌江雕塑

  1月2日,强渡乌江战役在迴龙场渡口、江界河渡口、茶山关渡口等处打响。经过一天的激战,1月3日拂晓,红军紧急动员,绑扎60多个竹筏,强渡一举获得成功。

 

  1935年1月15日《红星》报报道中革军委嘉奖强渡乌江的战斗英雄,最先过江的22位勇士被称为红色英雄。

 

江界河战斗遗址 

 

红军强渡乌江临时指挥部

  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时,当地一名老百姓主动让出房屋让红军作为临时指挥部。

 

红军当年写下的宣传标语

 

红军强渡乌江时烧水、煮饭使用的顶罐

 

红军用过的马灯

 

乌江渡发电站

  今天的乌江,波澜不惊,两岸高峡及蓝天白云倒映其中,秀美如画,多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建成,造福当地百姓。 

  强渡乌江遗址已成为党史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宝贵资源。红军强渡乌江陈列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建立了“党史·廉政课堂”等,开展“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重走一次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打一场战役”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追寻革命先辈的步伐、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

  (贵州省遵义市纪委)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