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构建一片能在音乐中得到的完美天地

构建一片能在音乐中得到的完美天地

2012年06月21日 08:00:03 来源:来自付佳老师网校文章 访问量:175

构建一片能在音乐中得到的完美天地

——创设情境 发展情趣培养情感

付佳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介绍一首歌曲(乐曲),首先由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奏),它会使孩子们久久难忘,那是因为经过启发,带动了他们的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这给教师提出了即要善于认识美,还必须善于表现美的要求,我曾经在执教《西风的话》一课时,开始就以钢琴伴奏作为感情导入的引子,把学生的情绪吸引过来;接着,以表现歌曲情感的力度、速度变化和准确地吐字,充分体现在教师感情浓郁的自弹自唱上;让学生在回忆中悟到向往未来,在歌唱“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时悟到创造未来的感情。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抒性。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力,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一切。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析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得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成品”的愿望。

二、发展情趣

情趣简单地说就是兴趣和爱好,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势,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唯一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他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这些作品形式上精雕细刻,内涵上丰富深刻。因而在审美上也要求有更高的文化与音乐修养。这里应该说明一点的是,教师本人应首先感受到音乐的内在美,应首先被音乐所打动,然后才能选择更有效的方法去实施音乐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情趣,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例如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六年级)时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曲调使学生们兴趣大增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化花香两岸……”不料唱到第二段歌词“姑娘好象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时,歌声竟一下子变得零零落落了,还有个别人在偷偷地窃笑。我明白了,这些半大孩子又在想入非非了。我让大家停止了歌唱,循循善诱地讲道:保卫祖国需要勇士和猎枪,建设祖国同样需要千千万万祖国儿女的辛勤劳动。你们不也是祖国的儿女吗?你们长大以后也要改天换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啊……学生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在那略显稚嫩的声音里表现出一种雄壮之美:“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逆反心理。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巧设提问,激发情趣,巧设提问的核心是个“巧”字,它既要掌握提问的时机,问题又不能过简或太难,既要让学生自始自终都要处于思考状态,又需寓知识于提问的情趣中,实是一项奇妙的教学艺术。我曾经在执教《多年以前》一课中,在学生聆听了各种乐器演奏,大概熟悉了曲调后,提问:“这首歌可分为几个乐句呢”?我并没有要求立即回答,而是让就近的学生间开展议论,他们很感兴趣,一些同学甚至争论起来,这时才让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分两句,有的说分四句、三句,并且各有各的道理,最后终于使他们明白了四个乐句较为合理。因为歌曲和文章写作一样,我们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按他们的句法分别演唱一次,让同学们从中比较、分析,叠句的变化重复,可加强感情的表达。最后特地有表情地演唱一遍,这样,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种下了歌曲结构中“起、承、转、合”概念的雏形。

三、培养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索,且具有很高价值的一个科研课题,因为它在研究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中,既注意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又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认识他们互为条件的一面,又强调了它的和谐统一、同步发展的一面。情感教育已经不再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的位置已上升为教学目的之一,它和认识在课堂上处于同样的重要地位。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来说,情感教育、个性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教育本质的一个特征,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目标和旨归。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把音乐形式转换为感觉及情感,就成为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了。仅仅完成音乐结构形式的分析,而不刻意挖掘其蕴含的情感因素,是不够的。教师要借助各种媒介——语言的准确表述、对其他艺术丰富的审美经验,通过敏锐的感知,丰富鲜明的想象、奇特的联想,一句话,要通过较高的审美素质去接受作品、分析挖掘作品,把学生引进情感的天地,领略其“内在生命的律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审美活动中使学生记忆的仓库中积累下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从“虚幻的时间”里所摄取的画面、情感和哲理,才能使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在众多的有益且有效的参与中磨砺得更加敏捷,精神世界更为丰富。

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作品所反映的景色画面,也包括一些自然声音的摹拟;既有人们特定的情绪体验,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抽象思考。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流于肤浅的表层认识,要通过自己的“导”把学生引入较深的审美意象之中,使之在每一段“虚幻的时间”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一次次感情磨砺,逐步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味,已经并且必将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净。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合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高尚的。不要过分地苛求有些人的声音不够甜美;也不要计较那些五音不全的存在,我们要以教师的一片真诚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世界。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组织好各个环节的教学,用生动形象的甜美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歌声与伴奏打动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美感。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