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外追踪 > 消除网吧“魔力”,要给孩子更多好玩的去处

消除网吧“魔力”,要给孩子更多好玩的去处

2015年10月29日 20:17:5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67 作者:熊丙奇

  10月24日,针对近期湖南抢劫杀害教师的3名中小学生藏身网吧,所反映出的县(区)、城乡结合部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文化部要求各地开展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严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目前,涉案的3家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停业,并已立案调查。(10月25日新华社)

  10多年来,为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开展了无数次治理经营性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整治行动,可是,这似乎成了一个社会顽疾,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就如此次事件,3名留守儿童是网吧的常客,而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湖南又发生了另一起悲剧:15岁学生梁某和同学半夜外出上网,与制止的老师发生口角,随后,他买了一把水果刀将老师杀死。

  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这一问题,为何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治理?执法不严当然是重要原因——一些执法部门竟然对开在学校周边的网吧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网吧检查,也只看是否悬挂“未成年禁入”的警示牌,而不会严查网吧是否允许未成年入内。但是,除了执法不严外,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我国未成年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孩子)那么喜欢网吧?网吧究竟有何“魔力”?除了网吧,这些学生还有其他更好的去处吗?

  孩子们去网吧,大多是背着父母偷偷摸摸地打游戏,对此,很多家长认为,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而这一做法,恰恰把孩子推向了网吧(包括非法经营的地下网吧),原因在于,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孩子在家里不能玩,就只能趁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到外面玩。家长们正确的做法,应该给是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上网环境(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并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在上网过程中,引导孩子把握上网时间,甄别网络信息,由此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美国,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情况远少于我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父母会陪伴、指导孩子上网,而非禁止。

  对于乡村留守儿童来说,家里是没有上网条件的,即便有,也没有父母(监护人)指导,这又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孩子们放学后以及节假日的休闲、活动去处了。近年来,为解决农村孩子的课余去处问题,我国在乡村建设少年宫,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可是,由于少年宫基本建在乡村中心学校里,且缺乏老师指导,开展的活动没有吸引力,刚建的少年宫就被闲置下来。

  在学生放学之后提供好玩的去处,这是城市和农村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社区携手共建。习近平主席在访英期间,提出要让我国的孩子多玩一玩。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给学生玩的时间,还要给学生提供玩的场所和玩的内容,并让他们有时间玩,玩得快乐、健康。在欧美国家,中小学下午三点之前就放学回家,那孩子去哪里呢?不是网吧,而是社区图书馆、运动场,或者联系做义工、志愿者服务。在这方面,政府、社区和社会机构从学生的健康出发,给学生提供了诸多场所和机会。因此,治理网吧需要多管齐下,既依法严禁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更要给孩子们提供好玩的去处,有了其他好玩的地方,还有多少孩子会去网吧呢?(作者熊丙奇,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53次入选“锐评”栏目)


编辑:王应平
上一篇:整理书包小比赛
下一篇:考试技巧歌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