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网言网语】 民风民俗话清明

【网言网语】 民风民俗话清明

2018年04月07日 11:12:2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量:76 作者:马冬

  清明节既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自然。今天我们邀请了广大网友一起来畅聊清明节丰富多彩的习俗。

  慎终追远不忘本,中华文明代相传

  网友“东湖区董家窑街办”: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追思逝去的先辈。正视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

追忆历史(网友“大力水手”提供)

  网友“醉美袁河水”:清明祭祖扫墓,这是传统的习俗。我们家是个大家族,每年这个时候在外工作的人只要路途不是太遥远都会赶回来,头一天晚上,奶奶就会把扫墓用的肉、鱼等饭菜酒水备好,第二天由家里的青壮年和小孩子们开始扫墓活动,大家翻山越岭到先祖们的坟墓上祭拜。通过扫墓,让一大家子人又聚在一起,记住大家的血脉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感受血脉情怀,增强大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网友“禹港人家”:清明,万物至此皆清洁而明,“清”与“明”寓意清白为人、廉洁奉公。在我的老家,清明前后,全村人都要先到祠堂祭祖,寓意以先祖大德、乡贤懿风净心明志。

  网友“涂姗姗”:清明是整个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重大节日,几千年来不曾改变。每年清明扫墓,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及荣誉的传承。世世代代不忘祖辈,世世代代不忘中华民族。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凝聚力,我们也必将继续从祖辈手中承袭好这一传统。

  文明祭祖倡新风,清明时节须“清廉”

  网友“清风正气拂面来”:清明祭奠的本义乃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与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内涵却是不变。鲜花祭奠、绿树祭奠渐成新风,“微博祭祀”“时空邮箱”等受人追捧,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时代新趋势,也契合社会新要求。只要缅怀先人、尊老孝亲的真心真情在,鲜花可代替纸钱、音乐可代替鞭炮、网络遥拜可代替舟车劳顿,清明节更可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

缅怀先烈(网友“唐学科”提供)

  网友“正气祥云”:在我的老家,这两年一直倡导“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在清明这天,全村村民集中在祖坛前,不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采取上一炷香、献一束花、敬一杯酒等形式缅怀逝者。祭祀结束,再一起到堤上植一棵树,把清明过成传承中华美德与树立文明新风的节日。清明节慎终追远的核心是传统的“孝文化”,无论是纸钱香烛,还是现代网祭,仅是形式不同。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心存感恩才是真正的节日精神。

  

敬献鲜花(网友“王勇”提供)

  网友“鄱湖小镇稻香联圩”: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注重的是精神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在廉洁过节的同时,还要移风易俗、厉行节俭、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让清明节更加清正廉洁。不但要积极抵制清明祭拜中的各种不良风气,还要主动承担起引领新风尚的责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祭拜的参与者和引领者,让清明节真正文明起来。要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开家庭追思会、网络祭奠等文明、高尚、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亲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网友“磬乡镜明”: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人心和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化,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祭祀、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不正之风在清明时节几近无踪影,廉洁过节意识在党员干部中持续生根发芽,党风政风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向好,拂面而来的清明之风也让“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清明节正本清源,真正回归本真。

  食得“清明果”,当不忘“清明”

  网友“落叶知秋AA”:每到清明时节,在我的家乡有吃芥菜团子的习俗。芥菜团子是一种风味小点,是将芥菜捣碎后,用小磨磨之,挤压出汁,再用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蒸至半成熟,取出揉匀,再用模具做出团子的形状。芥菜团子颜色呈青色,糯软香甜,外酥里嫩,它寓意春天、绿色,也寓意着我们做人、做事一直清清白白。

清明节美食——青团(网友“一粒米粒儿”提供)

  网友“风起豫章”:我的家乡萍乡,每至清明,几乎家家要做“艾米果”,采摘新鲜的艾叶,洗净捣碎揉入米粉中做成糕团,甜、咸两种口味,大家围坐一团,吃着清香扑鼻的艾果,这既是独特的清明味道,更是和家人相处的幸福味道。

艾米果(网友“易菊梅”提供)

  

艾米果(网友“大器成景”提供)

  网友“映日荷花别样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这是山东胶东的一句民谚。清明时节春燕回迁,借柔软的面团、用灵巧的双手,蒸出面燕来迎接春天。清明捏面燕儿,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捏面燕儿(网友“饶文波”提供)

做面贡(网友“饶文波”提供)

  网友“谢诗琦”:我们乐平百姓过清明节,会按传统制作一种食物——“清明果”。在清明节前几天,用糯米粉和成粉团,用馅料包成圆状清明果,外表呈翠绿色,散发浓郁的野菜清香味,一盘清明果,寓意“清明”,提醒大家清明节不忘节俭、清廉过节。

出锅青团(网友“一诺千金”提供)

加餐“清明果”(网友“唐学科”提供)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清明文化独具特色

  网友“君山湖畔忆清风”:在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是一年最好的时节。这个时候,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是万物生长萌芽最活跃的时候,是春耕春种的最好时节。每到清明,人们纷纷来到野外忙活农事,扎起裤脚下禾田、挽起袖子种豆苗。

种瓜点豆(网友“君山湖畔忆清风”提供)

  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清明时节,家乡一直都有放风筝的习俗,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期望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是人们都春天、对希望的一种向往。

放风筝(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提供)

结伴赏花(网友“我爱草莓酱”提供)

清明踏青(网友“莲花坞”提供)

  网友“炒粉店巫掌柜”: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每到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家乡的人们都会结伴到郊外赏花踏青,既追思先人,又有益身心。小朋友们在绿色田野和金色花海中开跑,尽享一份自然美景,放飞一份好心情。

郊游(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提供)

  网友“清正芦溪日尧云”:在我们家乡,每到清明,总有一些小朋友玩碰鸡蛋的游戏,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清明碰蛋(网友“萍乡巫坚”提供)

  网友“新建清风”:乌镇的清明节有“蚕花会”的风俗,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人们在这个祭祖追思先人的日子,开展各种活动弘扬孝道亲情,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蚕花节(网友“一诺千金”提供)

(以上留言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马冬 整理)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