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反思 > 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教学反思

2012年06月25日 08:04:45 来源:来自林庆富老师网校文章 访问量:147

比例尺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以人为本,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如下:

.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要自然融合。

新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项脑筋急转弯游戏,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却只用了5秒,请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学生猜出地图后,接着课件出示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能画在这张小小的地图之上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得出:是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图上的,于是我趁热打铁再次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为什么却大小不一,它们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画出来的呢?从而引入新课。这一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紧接着让学生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把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在图上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上升到比例尺这一新知识中来呢?首先,请同学们分析所画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学生自然启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了一定的倍数”此时,我提问“为什么所画的图上距离不一样呢”通过让学生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点明这个比就是今天要学的比例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几倍,比的意义”为纽带,把原有的生活经验:“缩小后画在图上”和新知识“比例尺的意义”进行了融会贯通,做到了三者之间的自然融合。

.教师的点拨与讲解要适时适度。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记得我在请同学们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所展示的思维水平又是不同的的,如:1100  1300  1150等。这样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教师不必讲明,学生自会解说,最后是殊途同归,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这样的启发与讲解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生的理解要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写的规范与完整。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以人为本,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如下:

.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要自然融合。

新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项脑筋急转弯游戏,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却只用了5秒,请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学生猜出地图后,接着课件出示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能画在这张小小的地图之上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得出:是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图上的,于是我趁热打铁再次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为什么却大小不一,它们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画出来的呢?从而引入新课。这一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紧接着让学生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把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在图上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上升到比例尺这一新知识中来呢?首先,请同学们分析所画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学生自然启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了一定的倍数”此时,我提问“为什么所画的图上距离不一样呢”通过让学生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点明这个比就是今天要学的比例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几倍,比的意义”为纽带,把原有的生活经验:“缩小后画在图上”和新知识“比例尺的意义”进行了融会贯通,做到了三者之间的自然融合。

.教师的点拨与讲解要适时适度。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记得我在请同学们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所展示的思维水平又是不同的的,如:1100  1300  1150等。这样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教师不必讲明,学生自会解说,最后是殊途同归,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这样的启发与讲解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生的理解要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写的规范与完整。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