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绩效考核 > 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

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

2014年11月18日 11:19:4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339

  作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政策。这一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日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分析评估研究”课题组综合考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抽取了东、中、西三个区域的16个省市,40个市(地区),对近万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改善考勤效果评估(2013年)

教师所在学校绩效考核各项指标重要性程度(%)

    1.职业道德;2.教学水平;3.教育与教学研究能力;4.学历水平;5.职称;6.教学常规检查结果;7.学生的品行表现;8.学生成绩的变化;9.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10.教学工作量;11.课题和论文级别及数量;12.教学与科研获奖级别与数量;13.管理工作(班主任、教研组、年级组长);14.帮助同行与合作精神;15.与家长的沟通及家教指导;16.师生沟通;17.其他

  调查显示:

  各地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力度不断提升,教师工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规范,但各地仍有差距。

  绩效工资向不完全小学、教学点和义务教育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倾斜,县域内教师工资水平逐步平衡。

  在学校内部,不同类型教师绩效工资与教学业绩越来越相关,与学历、职称、年龄、任教学科、任教年级和行政职务的相关性逐步降低,但普通教师与校长、中层干部的绩效工资差距仍然存在。

  绩效工资对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在不完全小学、教学点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但在中学阶段过多使用可能会影响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影响总体教育教学质量。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相对来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更为迫切。因此,国家要求各地在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时,既要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还要重点向一线教师、农村学校和偏远学校教师倾斜。统计数据显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这一效果正在逐步呈现。

  工资稳步提升每月增长近千元

  2009年,各省市开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底,各地义务教育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水平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教师月平均基本工资从2012元提高到2702元,月平均绩效工资从369元提高到592元,分别提高了690元和223元,并且绩效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基本工资增长速度,超过2倍。

  但从教师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增长幅度看,各地有差异。从2009年到2013年,各地绩效工资占工资水平比例从10%提高到15%,绩效工资力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在一些工资总体水平较低的地区,教师绩效工资力度也很弱。这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欠发达地区是否具备实施绩效工资的保障条件。

  为推进绩效工资政策,一些地方是在提升教师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一些县区或学校将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津贴纳入基础性绩效工资,这实际上隐性地增加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额度。还有一些地区发放或补发了所有津补贴,并拨付了推行绩效工资政策的补助金额。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监督了地方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津补贴。

  教学点教师绩效工资涨最多

  国家要求各地在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时,既要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还要重点向一线教师、农村学校和偏远学校教师倾斜。调查显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和结构,尤其是绩效工资,的确呈现出向教学点和不完全小学倾斜的特征。

  从月平均绩效工资看,2009年只有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显著高于其他学校。2013年,教学点、不完全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显著高于完全小学和普通初中,不完全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小学是几类学校中基本工资水平中最低的,普通中学成为几类学校中平均月绩效工资最低的。

  城乡教师绩效工资差距缩小

  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逐步上升的同时,乡村和县镇学校教师工资水平涨幅较大,城乡学校间教师的工资水平及绩效工资差距明显缩小。但从总体看,城区学校教师工资水平和绩效工资仍然高于县镇和农村学校。

  在调查的近万名教师中,当被问及目前的绩效工资政策是否向农村教师倾斜时,37%的教师表示赞同,37%的教师表示不赞同,还有26%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在问及实施绩效工资之后,所在同一县域内教师工资水平是否大致平衡时,44%的教师表示赞同,35%的教师表示不赞同,还有21%的教师表示不知道。教师既体会到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也提出了城乡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差距仍然存在的现实问题。

  绩效工资权重仍有上升空间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是进一步体现绩效关键指标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研中,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反映,绩效工资奖励部分比例偏低、学校自主分配的额度偏小,不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而绩效工资比例过大,容易降低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产生不良竞争。从调查数据看,各地在具体实施绩效工资的过程中,总体上都按照国家规定制定执行。但有些地方和学校把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津贴等津贴项目纳入基础教育绩效工资部分,这样就会增加教学工作量等奖励性绩效指标的权重,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总绩效工资比例会超过30%,接近35-40%。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力度仍有一定增长的空间。

  方案制定需扩大教师参与面

  绩效考核的过程和办法、考核的指标和内容以及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等,对于绩效工资政策的有效实施都非常重要。完整系统的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是有效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重要基础。调查数据表明,74%的学校都制定了完整系统的考核方案,但也有20%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的考核方案,还有7%的教师明确表示没有。当更进一步问及教师是否清楚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方法,虽然大多数教师表示清楚,但仍有11%的教师表示不知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但由于缺少广大教师的参与和公开宣传环节,部分教师不清楚学校的考核方案,这都会影响绩效考核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教师多选择教代会申诉不满

  一项政策方案只有不断完善,才会更加有效。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制定后,一旦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教师来讲,公开民主的申诉渠道是不断调整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路径。调查中,大部分教师表示,当他们对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不满意时,有申诉渠道来表达他们的意愿。从渠道比例看,大多数教师会首先选择学校教代会或者教师工会来表达意愿,其次是学校考核小组。可见教师工会组织在保障教师权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反映,他们对绩效工资考核和方案不满意没有申诉渠道,其中不乏一些教师不了解学校给教师提供的申诉渠道,他们或者不愿意了解,或者学校和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宣传工作,这也说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制度仍有改进的空间。

分类考核成最大难点

  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具体实践中,不同类型教师的考核问题成为一大难点。这包括不同学历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岗位类型、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一般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考核内容、指标以及工作量核算中的系数问题,等等。特别是学科之间,如体育、音乐、美术等非统考学科教师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统考学科之间的工作量系数,很难确定。另外,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对他们的考核一定要在确保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教师学历越高绩效工资越高

  从学历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月平均基本工资水平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基本工资收入相对较低。但从绩效工资水平看,高中以上学历教师拿到的绩效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大专和本科教师绩效工资显著高于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学历较高的教师教学知识丰富、技能强,教学质量较高,能够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但如果学校在制定具体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以学历为基础标准,高学历教师获取相对较高的权重系数,绩效工资则不完全取决于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中,大部分教龄长、职称高,且担任一定的学校行政职务,由此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工资水平较高的现象。

  校长中层绩效工资相对较高

  从行政职务看,校长工资水平最高,其次是副校长等学校中层干部,普通教师的总收入和各项收入均低于校长等学校内部管理者。虽然这些管理者在学历、职称和教龄等影响教师工资的因素中本来就占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绩效工资的模式下,给普通教师的直观感受就是学校校长和中层管理者拿得比普通教师都高。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普通教师与其他学校管理者比如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绩效工资差距不大,但与校长、办公室主任和总务主任的差距却是显著的。当问及学校内部绩效工资差距主要体现哪类教师之间时,29%的教师认为主要体现在高级职称和低级职称教师之间,33%的教师认为主要体现在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之间,23%的教师认为主要取决于教师之间的工作量,12%的教师认为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

  主科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副科

  从不同学科看,教师基本工资和现金收入除了思想政治教师工资较高外,其他各个学科之间教师差异不大。绩效工资中,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主科教师较高,而信息技术、地理等副科教师较低。分析发现,承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校长或者中层干部,他们职称高、教龄长,工资总量和绩效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另外,调查显示,班主任教师绩效工资稍高于一般教师,但差距并不显著,班主任工资中的现金收入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教师。

  青老教师绩效工资差距缩小

  教师工资主要取决于学历、职称和教龄三大要素,而老教师在职称和教龄方面往往占有一定优势,因此通常年轻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往往低于老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年轻教师教学的努力程度。调查显示,从2009年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到现在,绩效工资与教师年龄的相关性在逐步减弱。从教师职称看,高职称教师绩效工资显著高于低职称教师。从这个角度看,绩效工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教学质量。

  随着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不同类别教师绩效工资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劳动量和质量。调查显示,在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之后,学校内部教师间的收入差距相对于以前,24%的教师认为差距大了很多,40%认为大了一点,29%表示差不多,只有1%的教师表示小了一点。可见,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的价值功能正在逐步显现。

  对改善教学行为有一定作用

  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政策对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对此更为认可,认为绩效工资政策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师的考勤、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进修培训和家校沟通等行为,这与各地绩效工资政策向这类学校倾斜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但是有更多的中学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政策可能会影响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且在抑制违规补课方面作用有限。中学阶段由于课程之间交互较多,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针对单一教师评价的绩效工资政策会在增加教师竞争性的同时,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政策不能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甚至存在一些负面作用。

  过分倚重成绩影响教师合作

  问卷调查显示,在绩效考核中教学水平、教学工作量、职业道德、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常规检查、学生成绩和管理工作等,是绩效考核的重点和关键指标。

  从各地学校采取的绩效工资考核方式看,基本上以单个教师考核为主,实施以教师个人为单位的考核制度。这种考核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激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缺点是如果过于强调单个教师的考核,尤其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指标时,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优秀比例低影响教师积极性

  教师绩效考核后,学校要给予教师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相应的评价结果,并以此奖励和激励教师。但受学校经费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中,一些地方和学校往往限定各个考核等级的比例,尤其是教师最为关注的优秀等级比例,通常优秀教师配额比例仅占1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调查数据看,大多数教师认为不应确定各个考核等级教师比例,而应该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来确定各个考核等级比例。调查显示,教师认为理想的绩效考核等级比例,优秀和良好分别占24%和40%左右。

好政策如何“事半功倍”

  一项好的政策不仅要制定设计好,更在于很好地执行和落实,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效,还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各地普遍有效实施了绩效工资政策,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一些地方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师收入和绩效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政策宣传必须入脑入心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有效实施,促进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了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一些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解,把绩效工资政策理解为涨工资,当询问在绩效工资政策中最关心的方面时,教师表示,最为关心的还是工资能增加多少,其次是教师工资是否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以及绩效考核的具体程序。课题组认为,对这种认识误解,首先一定要让教师准确理解绩效工资政策的特殊背景和价值追求,才能有效地推进该项政策。

  并非“经费保障以县为主”

  绩效工资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之一是绩效工资经费有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照国家三部门文件规定的“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模式保证,足额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到位。但在实践中,这种财政责任重心层层下移的策略使得财力薄弱的县实施绩效工资政策非常艰难,出现绩效工资政策落后、滞后及低水平运行的情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和绩效工资都相对较低。为了保障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一些地方甚至是靠贷款或靠上级财政调度资金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资金还需要另想办法,很难做到足额和及时拨付。将“管理以县为主”直接转化为“经费保障以县为主”,显然会影响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顺利实施。如何保障欠发达地区的绩效工资经费,值得关注。

  考核过程要提高教师参与度

  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越民主、公开,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越支持,其效果作用越好。数据显示,一些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政策对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起着反作用。比如教师最为关注的就是普通教师与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的差距,认为校长制定的政策偏向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教龄、职称和学历普遍较高。调查中当请教师们对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按照从高到低排序,结果次序依次是校长、毕业班班主任、班主任、毕业班教师。可见,现实与教师们的日常感受还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如果加强教师对绩效考核过程的参与度,可以消除教师们在主观上存在的偏差。否则在不了解其他教师工作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单纯比较教师之间的绩效工资肯定会存在偏差,也会无形中促成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的负面情绪。

  绩效工资比例不宜“一刀切”

  研究表明,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总工资份额过低,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对近万名教师的调查中,55%的教师认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与奖励性绩效考核占30%的比例基本合理,31%认为不合理,15%认为说不好。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的比例是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确定的,但我国各地学校差异大,一个标准很难适应。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允许各地作一些调整。当然,绩效工资水平对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不能过分依赖。

  完善考核标准提高操作性

  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绩效考核标准,不仅要调动各个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要有利于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形成偏科现象;既要鼓励高职称教师有效发挥作用,还要推动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工作努力程度。因此,各地学校在制定教师考核指标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考核指标。

  实地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一些学校对不同职称教师制定考核标准存在差异,比如对职称较高者给予较高的工作量系数等。调查数据表明,54%的教师认为,在基础性绩效工资已经体现了教师职称(职务)差别之后,奖励性绩效工资与教师职称(职务)挂钩非常不合理。以至于虽然67%的教师认为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但也有33%的教师认为没有体现。(安雪慧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链接】

e群人谈教师绩效工资——摘自“千校联盟1号群”

  深南油(昵称):坦率地说,绩效工资政策对教师激励成效并不大。一是绩效方案难被认可。在方案讨论时,教师都在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原本还算和谐的团队。二是绩效结果认定难以服众。当教育过程被折算成一个个物理时间的工作量时,教育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在这两种情况下,很难期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汉丰园(昵称):绩效工资在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平均主义观念,就是按照岗位设置情况核算,教师自己拿自己相应的部分。校长唱红脸太难,稳定就是最大的追求!

  宁东恩(昵称):我们学校的绩效考核一个岗位一个薪酬,相当于一房一价,差距可达数千元,体现了优质优酬,多劳多得,但的确课堂教学过程很难考核。

  海农垦(昵称):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过程是正在进行时,结果是现在完成时。评价,就是在心里的一杆秤!

  连格林(昵称):把人用尺量的结果,人只要做尺子量的范围的事就好了。一切关乎教师职业尊严的词,比如理想、道德、责任等,尺子都量不出来。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8日第6版


相关新闻

  • 调查:绩效工资方案须由教代会通过08-19
  • 江苏盱眙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将向边远地区倾斜04-04
  • 光明时评:绩效工资应向一线教师倾斜03-25
  • 美国:教师合同新增绩效工资03-15
  • 绩效工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丹妙药?01-11
  • 湖南岳阳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新方案释放改革效应01-03
  • 新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上调"不落下"特岗教师10-26
  • 美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能否吸引和留住高质教师01-17
  • “富县穷师”现象值得深入解读01-06
  • 海南省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04-08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王应平(2014/11/23 12:51:24)

绩效工资要想真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还得先管住人,因为有地方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规范,竟然不上岗的人也能领到这份津贴,这不是让一线同志寒心吗?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