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外追踪 > 幼儿园家访,从“握手”到“击掌”

幼儿园家访,从“握手”到“击掌”

2015年08月31日 09:39:53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167 作者:纪秀君

    “前不久,我们走进一个家庭,妈妈热情招待,宝宝也过来了,妈妈说:‘来,宝宝快叫人,这是××老师,快叫啊!’孩子面露难色,妈妈在旁圆场。当我们聊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妈妈开始滔滔不绝,说着还把正在玩玩具的宝宝叫了过来,说:‘来,给老师表演一下《静夜思》吧,唱一首歌给老师听吧!’孩子不愿意,妈妈劝了很久,最后只能尴尬地笑了笑说:‘这孩子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之前天天在家唱,唉……’”

    这是一位幼儿教师在家访后做的观察记录,她反思:家访是了解孩子的一个渠道,怎么就成了“勉强孩子”进行才艺展示的舞台了呢?这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不理解,需要教师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开学前,家访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说过去的家访更多的是教师与家长见面握握手,简要介绍办园理念和了解孩子情况,那么现在的家访则更多地体现了教师从专业素养出发,主动去倾听、观察、互动、反思,其目的是深入了解幼儿个性特点和家庭教养方式,为家园携手共育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近日,记者采访了三所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请他们与您说说家访的那些事儿。

   【家访案例】

    新生、老生、特殊情况幼儿,幼儿园家访离不开这三类孩子,让我们听听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弥景苑幼儿园教师的家访故事——

促膝交谈,用真心换真情

    新生家访:家长要求过多,教师发怵

    【现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要开始了,像往年一样,每个孩子的家庭走一遍是我们的常规工作。家访前,我们会做大量工作,会把园所的办园理念、一年中取得的成绩等告知家长。

    但是,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比如,孩子的座位要在什么位置;小床要放在什么地方;吃饭时老师要喂他的孩子;有玩具要先给他的孩子玩等。虽然这些要求不是发生在同一个家长身上,但是实在让我们无语。每当这时,老师们总是开玩笑地说:“我们必须都得有个宰相肚啊。”

    还有好多家长提出让孩子一入园就学习英语,有时候老师解释半天,有的家长依然不理解过早学习英语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不懂得“拔苗助长”的危害。

    【策略】对于新生的家访,主要目的是让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告知家长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开学前先领着孩子到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玩玩幼儿园的玩具,和老师交流交流,让孩子对幼儿园先有个初步的认识。

    再就是孩子刚入园,可谓“第二次断奶”,家长在家里要试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放手的要放手。此外,多了解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的焦虑以及做好哪些准备等。

    【反思】有些老师一提起家访就会发怵,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虽然选择了这所幼儿园,但是先把对幼儿园的种种疑虑放在了前面,提出的很多问题,让老师们很难应付。家访让我们知道: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关键在家长,要让所有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同步,任重而道远!

    老生家访:家长“护犊子”,抵触家访

    【现象】教学中经常遇到任性、调皮捣蛋、打架、咬人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老师除了耐心、细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不好习惯形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可是,在家访中经常出现家长“护犊子”的现象,甚至有些孩子和家长害怕家访,出现了抵触情绪。例如,我们班的龙龙小朋友经常咬人、挠人,为此我做了大量工作,并进行了家访,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经过和龙龙妈妈进行交流,我得知她对孩子咬人、挠人的情况很清楚,却不以为然,对我说:“不调皮还算男孩子吗?这样在社会上吃得开。”

    【策略】怎样做才能让家长和孩子爱上家访,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共同合作教育好孩子呢?我的做法是上门进行“侃大山”式的家访,和家长促膝交谈,沟通感情,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的诚心,就愿意说出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我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找出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从根源入手,对症下药,达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另外,每天孩子入园与离园时,我都会主动和家长搭话,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时间虽短,但通过和家长共同商量、共同探讨教育策略,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反思】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明明孩子做错了也舍不得批评,任其发展不良行为,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孩子也有害怕老师家访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老师在向他的家人“打小报告”,把他在幼儿园的“糗事”告诉家长。“侃大山”式的家访,让家长收到了更多的信息,家长和我成了朋友,对工作中的一些小瑕疵,家长也能包容,能理解老师的辛苦与不易。每当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时,家长都自觉加入其中,忙前忙后,成了学校的义工。

    特殊家访:家长不合作,沟通是关键

    【现象】前段时间,我园召开了两次家长会,奇怪的是鹏鹏的家长都没来参加。带着疑问,我到鹏鹏家做家访,坐定后,鹏鹏妈妈对我开门见山地说:“邻居家的孩子跟鹏鹏一样大,可是人家会说不少英语,认识很多汉字,会计算数学题。我心里很着急,所以想让他转学。”

    【策略】鹏鹏妈妈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看到她那急于转学的神情,我没有怪她,而是平静地向她阐明我园的办园理念、宗旨、特色课题。我还向她介绍:幼儿时期,绝对不能“小学化”,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并不是单纯地教死板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生活中、游戏中主动地去探索、发现。

    通过我与鹏鹏妈妈真诚的交流,她好像明白了许多,可还是有点半信半疑,认为我只是在空谈理论。于是我从手机上翻出几个孩子做游戏、上活动课的视频,她看到视频中孩子们快乐地游戏、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的情景,对我说:“老师,原来你们园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费了大功夫,可是我们家长只知道孩子多学一些东西就是好的,与老师沟通得太少了。”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决定了,让孩子继续跟着你学。”

    【反思】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不仅要让家长看到孩子有形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与家长一道,共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那以后,我建立了班级QQ群,及时上传孩子们每天的动态图片或视频,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我还定期召开家长会,跟家长交流哪些行为违背幼儿发展规律,让家长提意见或建议,力求让家长的教育观与园所“齐步走”。

 

    【家访新解】

    从宣讲到倾听,从询问到互动,家访的内涵随教育理念的深化而逐渐丰富,让我们听听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教师对家访价值的理解——

多听多看,找准家园合作切入点

    我园的新生家访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历经多年,虽然有着这样一些共同点,如消除家长、幼儿与教师间的陌生感并形成初步的信任,初步了解幼儿特点及家庭教育特征,向家长传递幼儿园教育理念并介绍入园安排,但是,教师在课改后的家访工作中,视角、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家访视角的变化:从宣讲到倾听,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庭教养方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也拥有更加宽广的教育视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养育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沟通中传递教育理念的比重。因此,幼儿园家访不再像以往那样花较多时间去宣讲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转变儿童观和教育观,而是通过多倾听,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长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访内容的变化:以专业建立起老师与家长、儿童间初步的信任。除了常规的家访内容外,老师对家访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了。首先,家访安排在幼儿入园前,第一次与陌生老师的见面安排在熟悉的环境——家庭里,更符合幼儿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其次,在家访中,我们会有“陪伴玩耍”这一环节,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和小游戏,身体力行地捕捉幼儿兴趣点、理解幼儿交往和表现的特点,与幼儿建立初步的熟悉感。再其次,通过观察、互动并记录下幼儿发展的特点,以切身示范传递教育观念,并取得家长初步的信任。

    家访效果评估的变化: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老师更多的是通过了解幼儿从出生以来的发展和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结合对幼儿实际情况的观察,深入了解幼儿的个体特征,并尊重、理解、接纳家庭教育的多元,为之后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家长工作的开展及幼儿发展的支持,提供依据。

    开放办学是未来幼儿园的发展趋势。随着家长家庭教育专业性的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需求更加多元化,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及拓展视野,不断强化家园共构课程的意识,充分利用家访收集家园合作的有效信息,理解多元的家庭文化、理解家长的性格特点及交往特征,并更加深入地分析幼儿特征与家庭教育特点之间的关系,找准家园合作的切入点,增加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温馨提示】

    家访前准备什么,家访中看什么、谈什么,这些细节你不能忽略,让我们听听武汉市实验幼儿园的介绍——

将心比心,用体贴赢得笑容

    做好充分准备

    备时间:家访前,与家长电话约定好时间,确认到家的时间和预计会待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间。

    备人员:最好是班上几位老师同去,一方面显得有诚意和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保健医生可以和老师一同到体弱或特殊(肥胖、贫血)儿童家庭家访。

    备物品:准备鞋套、带好幼儿家庭地址、准备好笔和本子做家访记录。新生要带新生家访表、给宝宝的一封信、温馨提醒。带个照相机,记录下快乐场景。

    备计划:每一次家访前,要根据你得到的这个幼儿的相关信息制定一个计划,包括: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能力、特殊兴趣、在幼儿园的好朋友是谁、易于取得成功的活动等。之后,提出既考虑到父母的期望,又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方法,帮助家长全面准确地看待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

    树立良好形象

    树仪表:服装得体,落落大方,举止文雅,举手投足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素养。

    树态度: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主动与孩子打招呼,可伴有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

    “倾听”是沟通艺术 

    听意见:随着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向家长征求意见,认真倾听家长的言谈,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工作。

    忌滔滔不绝:有的教师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措施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家长,甚至没有给家长说话的机会,这样会让家长反感。

    谈什么很有讲究

    诚恳询问:家访时,教师要诚恳地与家长交谈,了解孩子的小名、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禁忌症,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询问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希望,询问和回答父母对课程任何方面感到有疑问和烦扰的问题。

    避免“告状”:在和老生家长交谈时,如果谈到孩子的缺点,一定要避开孩子,注意跟家长说话的措词,不能使用让家长觉得难堪的语气,同时还要提醒家长不能打骂孩子,避免将家访变成“告状”。

 

    【声音】 

    家访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家长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其实,如果在孩子教育上能坚持原则、达成一致的话,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的话,孩子都会听进去的。(教师 孙淑娜)

    要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教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圆规”的两只脚,只有共同配合,才能画好孩子成长这个圆。(教师 刘金美)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积累点点滴滴的精神财富。(教研员 方明惠)

    抽出时间陪伴和参与,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教师 曹旭)

    建议老师如实和家长沟通宝宝在园的表现,并对今后的家园共育进行策略性的交流和指导。(家长 陈树兰)

    相比较于小学、中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付出得更多,谢谢了!(家长 王德)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