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在线 > 浅谈新时期的学校管理

浅谈新时期的学校管理

2013年07月27日 09:24:55 来源:来自青春无悔老师网校文章 访问量:173

浅谈新时期的学校管理

 

 

新的时期给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应该将民主治校与严格要求统一起来。让学校管理由权力模式向制度模式、合作模式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不能降低学校工作的要求,要保持教育管理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由权力模式逐渐向制度模式、合作模式转型

所谓权力模式,即主要靠权力来实现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对学校各种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形式。它有两个基本点,就是“命令”与“服从”。现在不少学校摆脱了这种传统模式,面貌为之一新。而有些学校却固守着这种模式,什么“我是领导,你得听我的”,人际关系剑拔驽张,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空气沉闷,人心浮动,处境艰难,进退维谷。所谓制度模式,即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对各种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形式。它不以权力为中心,但不否认权力的作用。它有两个明显特点,就是“规定”或者利益刺激与“趋从”。现在多数学校是执行的这种模式,这与我国社会由人治转向法治是一致的。运用这一模式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伴之以思想教育,使管理与教育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所谓合作模式,即主要依靠学校各主体的积极配合和协作以及自觉的自我调节,对学校各种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形式。其基点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高度参予、主动积极,同时兼容制度调控。它有两个鲜明特征:“民主”与“协作”。在实施这一模式中,要注重讲民主、讲科学,让师生参与教育管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自主权,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地办好学校,提高质量。这既需要领导者具有一定的领导艺术,也需要教师集体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实现上述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最需要下功夫的是做好人的工作,注重人的因素和道德教育,再好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都得靠人去遵守、去执行,自觉地用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要在新形势下办好学校,小学校长要学会关心人,平等待人,知人善任;同时观念更新,思想要活,不断探索符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新经验。不论哪种模式,何种办法,校长不能居高临下,目空一切、家长作风,要有法制意识和民主作风,能知错就改。

二、工作力争有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

认真工作要求新时期的校长要按上述要求促进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型,但这决不是迁就,更不能降低工作要求,相反的在工作标准上要坚持一个“高”字,在作风上要坚持一个“实”字,在治校上要坚持一个“严”字,在办学上要体现一个“活”字。不论工作上有多大的难度,都要力争有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办好学校,多出人才,这才是我们改革、转型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第一,校长工作要达到高度。所谓高度,即有较高的立意和出发点,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工作上要创一流,学校要办出特色,教师要有专长,学生要有个性。学校教育要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宏观上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学校教育只有站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点上,才能明确教育的真正意义和育人方向,才能萌发出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的使命感。有了这种认识,就会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排除不利的,抵制消极的,消除只做表面文章而无实效的形式主义。一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误人子弟”。

第二、校长工作应达到的广度。所谓广度,即是将学校置于社会之中,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但这种争取不是尽说好话,不是乞求,市场经济是不相信眼泪的,主要靠工作,靠自身影响。一要在大好形势中抓好学校工作。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与形势休戚相关。校长必须审时度势,并为发展大好形势推波助浪,使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甚至走在大潮前面。校长应是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要在大好形势下发展小形势,创造好小环境,有时即使达不到一切净化,但也要求得一片净土。这就要求校长身在学校,放眼全局,当然不能完全看浪头,随波逐浪,要独立思索、细心辨别,有时乃至要在小范围力挽狂澜。这就要求校长要刻苦好学,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品格。理论扎根不深,品格低下,必然在行动上摇摆。二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办好学校。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要办好学校,既要寻求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又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使学校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受检于社会。校长就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开放的风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首先为校长所接受、所运用。学校应以社会和人民群众为依托,通过学校广泛的工作,努力使学校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人民心中自己的学校。

第三、校长工作应有的深度。所谓深度,即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一个成功接着一个成功,使工作不断递进、不断深入,也就是说不满足表面现象和一得之功而浅偿辄止。一要在目标指导下办好学校,作为校长需要有真正的战略,而不是眼花缭乱的“战术”。校长对学校必须有一个总体构思和办学目标,在目标指导下工作,在动态管理中实现目标。在一个目标实现前要有对下一个目标的构想。上一个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下一个目标开始之时。校长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一个达标接着一个达标的鼓舞之下,将人心凝聚起来,将力量组织起来,使学校工作不断上档次,上水平。短期行为对校长来说是不足取的。校长一定要立足今天,想着明天。二要在奉献的基础上办好学校。校长要重视奉献,意在作为。这样才能潜心于事业,才能奋发向上,将学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视奉献为需要的校长,成功不会忘形,挫折不会气馁,始终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这是以乐于奉献为基础,以排除个人利害得失为前提的。校长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必然会成为激发师生员工办好学校的巨大动力。三是要在不断领悟中办好学校。就是要在不断反省、不断总结中提高自己,把握规律,办好学校。谁如果缺乏自知之明,没有认识自我的能力,没有无怨无悔的精神,没有自省自责的觉悟,总自以为聪明,那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甚至有可能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何谈得上思索上的深层、工作上的深度呢?

第四,校长工作应有的力度。所谓力度,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对重大问题该断则断,该决则决。也就是说对事物反映要敏感,判断要准确坚定,工作要有魄力。一要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而旧的认识、旧的习惯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校长不应彷徨、观望和焦虑。工作的新局面,教育的新发展是等不来的,也不能完全依靠上面几条新规定和几个会议所能解决的,需要的是深入研究分析本校的具体情况,找出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这样定下的改革措施才会切实可行,也才会出现“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局面。二要恪守公正廉洁。校长的工作要有力度,因素固然众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增强公仆意识和群众观点,这是唯物史观在学校管理上的反映,是对历史主体与客体关系认识的统一。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掌握了一定人权、物权、财权,不能以权谋私,应防微杜渐,当好公仆。教师既是校长工作的对象,也是校长服务的对象。学校管理应公开申称是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牢固的树立了这些观点,必然一举一动都会注意到师生的情绪。“公生明,廉生威”这两句古训应最为校长所奉行。校长公正廉洁,不威而会生威,工作自然会有力度。三要团结务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互相扯皮,各自为政,即使再有力也被抵消了。妇孺皆知,一盘散沙是没有用的,只有和钢筋水泥混合才坚硬结实,受力最大。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的力度一般是通过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的,不可能事必躬亲。但有一点要肯定,就是求真务实,带头实干,率先垂范。几千年前的孔子都懂得“敏而明功”“纳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只说不做,无补于事;少说多做,才会产生影响力。廉洁、实干,这是人民的心声,这是时代的呼唤。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对学校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他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和非权力性。前者是社会赋予的职责、地位和权力形成的。后者则由校长自身素质构成的。后者的这种人格的影响力往往具有持久性,较之强制性影响力更有力量。因此,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只有这样,他才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使管理收到更好的效果。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