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坛 > 乡村教育怎样走出荒漠

乡村教育怎样走出荒漠

2015年01月19日 18:11:48 来源:zwf123的个人空间 访问量:153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得不为之而深受鼓舞! 
  然而,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的乡村教育却走向反面,日渐没落,这着实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虽然乡村小学几年前就已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可对于“不掏钱的学”乡亲们并不领情,反而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的私立学校全托,尽管每学期费用7000多元也在所不惜。并且这种情况不单单存在于一两个村子,可以说已“普及”到了相当广的范围。目前农村教育出现一种普遍景象:乡村小学越来越“小”、老师越来越老、代课教师越请越多,学生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学校里老师比学生多,最终不得不“关门大吉”!令人可叹的是,乡村学校如今却日渐衰落,教室成为了作坊,操场杂草丛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乡村学校生源骤减?说到底,教育资源是阻碍乡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没有好的教师,可问题的症结还不止于此。
  当前,虽然乡亲们勒紧腰带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但并不是要全力往高等学府送,“能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结果,通常的情况是,勉强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后,很多孩子便踏上了打工路,有的给父母的生意打下手,有的则“独闯江湖”,我们把他们谓之“新生代农民工”。
  按说经济越发展,教育会越普及,义务教育越有效果。可实际上并非如此,近些年在乡村调查,发现农村儿童辍学的越来越多了,读不起书和读书无用论双双起了作用。人们记得建国初期,虽然经济上比现在困难得多,真正受过培训的合格教师和适合教学的正规教师都不多,而村中却有很多人受过中学教育,尤其小学教育的普及率也都高的出奇。有人说那时的教育水平很低,高中生的水平不如现在的初中生,这不无道理。但问题是,为何那时的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读书,现在却有很多儿童中学甚或小学一毕业就流失到社会上去,不继续上学? 无疑是“读书无用论”使然。在农民朴素的潜意识里,读书的目的当然是改变自身的命运,跳出农门,谋得一份好工作。可实际上呢,很多经过刻苦努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遭遇的却是“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要想找份糊口的工作,托关系,走后门成为常态,“朝中有人好就业”被现实一次次证明。这些赤裸裸的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怎不让农家子弟“杞人忧天”?! 
  我们的家乡正在陷落,我们的乡土正在陷落。过去的琅琅读书声不再萦绕乡村,萦绕乡村的是不绝于耳的搓麻声,是城市流行文化的衍生品乃至劣生品。这样的感受不仅这些刚刚去到乡村调研的老师和同学们有,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许多普通乡村的小学,也是类似的命运。在早年笔者读书的时候,看到村小学人丁兴旺;而今伴随着乡(片区)政府被统归到镇政府,村小学也就逐渐没落了。如今,往往有几个行政村的学生集中到一个小学上学,寄宿学校也就成为必然选择。这还不算什么,近些年来连初中和高中也都已没落。笔者熟悉的几个乡镇初高中由于优秀老师向县城集中,教学质量面临大幅下滑之势,无疑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吸引力而逐渐垮塌。 
  于是,一种教育领域的集中现象出现了:在一个县里,小学优势教育资源向乡镇中心小学集中,中学优势教育资源向县城中学集中,而县城优秀高中教师又纷纷被省城中学挖掘,省城的优秀教师又会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高薪挖掘。总之,教育资源形成了虹吸效应,越往上越丰富,越往下越贫瘠。乡村教育的没落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却又不尽然。因为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其乡村教育并未被割断,而是政府对此加大扶持,使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等化。这和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城乡教育的泾渭分明有着太大的差别。但中国又有中国的国情,比如乡村空壳化,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倘若盲目要求扶持乡村教育也可能变成一刀切式的庸政。怎么办?毋庸置疑,还是应当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把现有存活的乡村小学办好,给予人财物支持,同时,加大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慢慢从文化荒漠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在强化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得搞点倾斜,反哺一下乡村教育。否则,再这样没落下去,恐怕当年的扫盲运动隔若干年又得再来一次了! 
  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那里的教育面临着严重的财力不足、人力资源流失、管理不善等问题,在乡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背后,事实上长期存在着的是相对边缘化问题!
  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主要表征还有:
  1.思想观念上的边缘化。中国文化自古就重视整体性,在这个整体中,京城是中心,乡村被称为“野”或“僻壤”,也就是边缘,从而形成稳固的差序格局,办在乡村的教育无疑又是边缘上的边缘。这种边缘观念不仅存在于市民中,而且现今仍存在于乡村管理者的头脑中,其见证是许多县乡村领导的一句口头禅:“一工交,二财贸,若有余钱办学校”,大多数乡村领导人虽不敢在公开场所明说这句话,但都会心理赞同,普通百姓也认为如果有一天他当上官也会这样做。
  2.封闭。确定某一对象是否边缘化的简单方法是看它有多少个边界,边界愈少则越趋于边缘化,大多数乡村学校的主要或者说唯一边界是它的上级行政管理单位,与乡村生活的隔膜使得它失去了本应存在的与乡村民众的联系边界,地理上的距离拉远了它与同行(学校与学校间)的边界,根据上级红头文件订阅的仅有的几份报刊杂志限制了它与整个信息社会的边界,现有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它与其它社会力量之间边界的存在,这种近乎唯一边界的组织存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封闭特性和边缘化定位。“走出小圈子。服务大社会”是乡村教育应为而又难为的目标。
  3.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过低,义务教育在城乡和区域间的严重不平衡是阻碍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近20年来中国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乡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信息社会把原本就落后的乡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乡村教育自然被置于市场经济的边缘,同时也被置于技术社会的边缘,也被置于全球化的边缘,导致乡村教育的人力资源向两个方向流失:一是逐级向城镇、中等城市和大都市乃至国外流失;二是向行政体系的中心和市场体系的中心流失,即从政或经商,江浙的不少地区因这种流失而必须大量引进外地人任乡村教师,其他地区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种问题,贫困地区则新出现大量未持资格证的代课教师。
  4.教学质量不高。在很多文献里讲到乡村教育质量低时使用了很多量化指标,这些指标设置时大多是没有考虑到受教育主体的实际生活需要,是把乡村社会置于整个社会的边缘来设计的;这里所讲的教学质量不高是以受教育主体的实际生活需要为衡量基准的,大多数乡村青少年受了这种教育后“种田不如老子,管家不如嫂子”,甚至无法适应乡村生活,更不要奢望他们去改造乡村,创造美好的乡村生活。
  5.教育结构单一。主要是中小学的文化基础教育,缺乏农村特色,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乡村几乎是不存在,上世纪80年代乡村里曾兴起一股手工艺人办培训班的热潮,一则由于这类培训的内容大都属于传统产业,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二则由于教育管理机构鄙视这种具有乡村生活特色的教育,未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扶持,这股热潮持续的时间不长。因此即使有这股热潮,也有不少教育研究者企图丰富农村教育结构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乡村教育的结构仍如同一个庞大机体的皮毛——单一色。
  6.教育目的单纯——面向升学,很少与乡村的实际生活需要相联系。反映出乡村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片面性和单一性。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陶行知大声疾呼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村往城里跑”的状况不仅依旧,而且有所加剧,如同众多乡村教育工作者所评价的,乡村教育的目的是“向城市送人”,而不是“为乡村育人”。这种目的向度表明乡村教育既不能以自身的目的为目的,也不能以乡村的目的为目的,而必须以城市的目的为目的,呈边缘化特性。
  7.教学内容的工具化。乡村教育的内容大都与乡村生活毫不相关,被人们形容为“千校一面,万人一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若升学无望,则“就业无门,致富无术,与农村建设无关,十足无用”,这些内容只有在升学考试时才有用,只对考得上学校的人有用,对绝大多数考不上学校的人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同时,乡村生活中迫切或必须具备的内容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反映,这使得乡村教育内容虽然在形式上边缘化了乡村生活,但本质上又被乡村生活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是发生在乡村教育身边的最可怕的一种边缘化。
  8.教育教学自主权的严重缺乏。他主性是整个中国乡村社会的特性,也是中国乡村教育必然具备的特性,这一特性集中反映在乡村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上,除了实行过一段时间不彻底的简政放权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地相继建立起了乡镇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机构,近几年又收归县级管理,管理学意义上的人、财、事三权几乎从来就没有属于乡村,尤其没有属于过学校的直接主办者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校长和教师,也就是说,乡村教育一直被动地处于权力组织的边缘化位置,这使得乡村教育无法自主创新,也无法自主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针锋相对》的作者莱斯特瑟罗曾断言:“中国未来的秘密在农村”(注:莱斯特瑟罗.中国未来的秘密在农村[N].南京:周末.2000-9-22(5).)。这与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通过对全国十余省市调查所得出:“改造中国必须从改造乡村着手,普及教育就是要让没权没钱的平民,尤其是农民受到教育”的结论及中国上个世纪的社会变革实践都是一致的。更明确地说,中国未来的秘密很大程度上在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怎样走出荒漠? 让农村学校有生机,让农民看到读书的希望、知识的重要,在当下转型期的中国,显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更与每一个教育及受教育的个体——老师、学生、家长息息相关。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