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博览 > 坚定不移深化市校合作 高质量打造湖州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坚定不移深化市校合作 高质量打造湖州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2019年06月12日 16:19:21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180

  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2006年5月,湖州与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开启了市校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13年来,市校双方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战略定力和宽广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在湖州实施了三轮“1381行动计划”(即:1个合作共建目标、3大平台、8大工程、每年合作100个项目),通过浙江大学全方位的支持,全面促进了湖州“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提升了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湖州市连续6年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荣登第一,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767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71:1。

  第一,提供了可复制的市校合作湖州样板。市校双方按照“长期全面战略合作”的要求,密切沟通、深化协作,为地方与高校合作共建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启示。一是领导重视。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市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政策、项目等重大问题。浙江大学也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20多个部门、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市校合作工作。二是完善机制。市校双方每年制定工作计划,每年召开市校年会,每季进行会商,市里制定了县区综合考核制度来推进市校合作,浙江大学专门设立推广教授,鼓励教师参与湖州农业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推广。三是重抓项目。突出项目合作这个真抓手,目前为止湖州共实施了1099项与浙大合作项目。同时,市校双方构筑了科技孵化辐射、人才智力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平台”,为市校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四是久久为功。2006年,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提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推进农村全面建设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2011年,围绕把湖州建成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目标,全力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素质提升、平安和谐、综合改革、党建保障等工程,全力建设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当年,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市校正在全力推动湖州高质量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探索形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湖州模式”。2007年,为促进湖州现代农业发展,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和产业化,市校双方决定合力共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正式成立。2009年,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双方研究制定了《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建设方案》,并在吴兴区、长兴县率先试点。在试点基础上,2010年成立“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积极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三大平台。围绕湖州特色的主导产业,组建了10个市级产业联盟,由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形成了“1+1+N”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为科研选题与产业发展需求直接对接,农技推广服务与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效益有机统一,为实现共建共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政府搭建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实验示范基地”,并设立市校合作专项补助资金。另一方面,结合全市产业培育计划,充分调动农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转化、推广项目的深度合作,促进财政投入、部门资源、企业主体和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农技推广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共赢,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近年来共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522项,其中200余项经过遴选评估,成为湖州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下一步,根据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和湖州市关于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部署,双方正在谋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的深化合作。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子走下去,进一步发挥好、整合好、挖掘好市校双方特色优势、资源力量,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为高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