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在线 > 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点思考

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9年10月03日 09:44:02 来源:教育一兵 访问量:122

 
教育一兵
11小时前

——读《70年一所村小“三级跳”折射教育变迁》有感

9月12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的一篇文章《70年一所村小“三级跳”折射教育变迁》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陡红小学,起初是由陡红村戴姓出资为培养自家孩子在自家祠堂里兴建的,建国后,从蜗居祠堂蜕变为一所拥有数栋楼房、教学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标准学校。我最关心的不是这所学校现在建得多么漂亮,而是从这所小小的学校里走出很多杰出人才,取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

解放初期,陡红小学4个年级80多个学生只有一位教师赵国义,但一位教师培养出了会泽县副县长、林业局长、邮政局局长等,附近村的地方名人诸如大队书记等,悉数出自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有我们陡红小学出去的孩子考入‘985’,‘211’高校。”办公室里,有一个广告牌记录着这所学校走出去的部分优秀人才,“戴普增,昆明市委组织部干部;戴普义,会泽县林业局局长;孔令明,北京大学学生;戴果,南开大学学生……70年来,从陡红小学走出优秀校友近百人。”

俗语说:“高山出俊鸟”,就象这所学校,起初在戴家破烂的祠堂里办学,缺师资,没有先进的办学条件,但从山沟里飞出很多金凤凰,任何事不是偶然的,事出有因,陡红小学一定有他独特的办学密码,值得我们去思考。

启蒙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而农村学校的教育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启蒙。

农村的山、水、田野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大自然教育,从小和泥土最近,亲近大自然,这是人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城里的许多学校,高楼大厦林立,到处都是硬化的水泥地,在钢筋混凝土围起来的环境里,缺少了泥土,远离了大自然,这对于教育来说是缺失的,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大自然显得尤为重要。记得一位作家夫妇,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下乡养儿》,孩子在北京一家较为著名的学校里念书,厌学、逃学,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学家建议把孩子送到乡下试试,孩子在农户家里养兔子,养羊,看羊下崽,给住户烧锅,学着贴饼子,跟农民下田,在这种原始的环境里生活了一年多,孩子所有问题都没有了,最后回归到城里,也很优秀。这种教育是无形的,是城里学校不具备的。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成绩,尤其是小学教育。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把学过的一切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是做人的各种素质,学生记住的大多不是在课堂上背过的课文,加减乘除,而是一件件趣事,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场景,教师的音容笑貌,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很深的烙印,上树捉鸟,下河捉鳖,在田野里、山坡上疯跑,不经意见锻炼了坚强的意志,收获了强健的体魄,无形中教育也发生了。教育中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太过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小的年纪强迫灌输一些枯燥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考试,给学生排队,给教师考核,评优树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小年纪变成了书呆子,扼杀了学生本该有的天性,幸福童年。无独有偶,最近从网上看到了当年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消息,当年因为交白卷,成了英雄,上了农学院,红极一时,文革后经历牢狱之灾,出狱后做生意,成了亿万富翁,白卷英雄最后成为成功人士,从此人身上得出结论,学习成绩不是教育的目的,育人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反而有可能成为成功的人。陡红小学,一个人教育80个学生,教出了副县长、局长等,当年的教学成绩可想而知,如果好的话,也是老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这以鱼”学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得到学习的素质,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简单的却是最好的。农村的小学教育,看似小儿科,实际有很多道理,悠扬的钟声使人的听起来舒服,让心灵能够静化,这要比现代化的电子铃更适合学校,学校有里大树为孩子遮风避雨,简单的教室,破旧的桌椅,简陋的黑板,一根粉笔传授知识,教师的穿着也是简单的粗布衣,教师的学问看似也不高,一切都算不上复杂,简简单单,没有高楼大厦,却做了好的教育。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