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在线 > 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的思索

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的思索

2013年02月22日 09:17:55 来源:长春123中学 姜金波 访问量:166

一、现实背景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家,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今中外,关于教师的隐喻不计其数,人们用这种方式赞美和讴歌教师的伟大与荣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些隐语暗含着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承载着对教师的殷切期待和要求。

当然我们教师不仅需要美的赞誉,更需要心的关注、爱的呵护。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归因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而往往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程度,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投入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下面是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测试:

1、你总会为工作中的小事而发愁,而过去很少这样。

2、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3、在工作中,你总会感到疲倦。

4、在上班期间总想着早点下班。

5、你不认为自己当前正在做的工作有意义。

6、你经常忘记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贵重的

物品。

7、经常感到自己在工作中不被别人重视。

8、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9、你经常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逃避工作压力。

10、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找不到倾诉对象,

11、更喜欢一人独处,不愿意与人交流。

12、与学生在一起感到厌烦,总有逃避的想法。

13、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和成就感。

14、在下班后总想着工作的事。

15、你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16、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好感。

17、总感到工作的压力太大。

18、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19、有专业需求但不知从何下手。

20、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辅导的要求。

(经过调研与问卷研究,总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大;

二是工作倦怠较为严重;三是教师健康情况令人担忧;四是教师工作满意度差。)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工作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总是难以提起兴致,打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全无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这就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从表层上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问题,但从深层次上却反映出初中教师,特别是那些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因素

薄弱校学生大多是小升初入学的失意者,自我评价较低,心态普遍消极。而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使得教师常常感觉到教育的无奈。对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到疲倦,管理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因素。教师长期面对这样的学生,缺乏成就感,容易出现埋怨、牢骚、指责的情绪,久而久之心态也变得消极,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谈不上职业幸福感。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产生的矛盾对教师发展产生了潜在的消极影响,导致教师心态往往不阳光。学生大都是处在青春期的独生子女,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脆弱、敏感、逆反心理严重,加之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如此,近几年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增多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由于土地整改,使原本困难的家庭一夜骤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的价值观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这也成为学生教育内容中的新问题。

2)评价因素

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分数追求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引导人们去学会合作,建立共同愿景和学会团队学习。学校教育中引进的竞争机制、量化管理和“末位淘汰制”,使教师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受到威胁。教师为了获得竞争的优势,同事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相互孤立和封闭,教师的危机感和无助感日益加剧。一条隐形的教育生物链开始形成:量化管理——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下岗威胁—教师追求学生高分—不良人际关系产生(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职业倦怠。

3)教师的专业发展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Y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内部的动机远比外部的压力更具有发展推动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一切行动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个体由被动走向主动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作用都必须通过教师内因发生作用。因此,教师个体能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专业发展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由于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动力、自主性,又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使教师长年累月的重复着简单、乏味、低效的工作,工作的倦怠感就会产生。

另外,由于工作量大、琐碎事务繁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而教师的工作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多教师的工作是在家里完成的,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连续几周不能得到休息。这也造成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凸显家庭矛盾,也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每一个经受倦怠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具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有可能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动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尤其是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其消极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正处在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广大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年,研究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以新型职业观引导和重塑教师心态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界有学者认为,教师需要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应通过创造性劳动体验教师职业的特殊意义与价值,获得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

要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减少教师工作的压力源,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学校管理层面

1)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副校长在一次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会的课堂上,要求校长们用5分钟的时间,画出自己的学校,结果多数的校长画的是学校的建筑,很少有校长画学生,没有校长画教师。这虽然只是一幅画,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它也能投射校长们的心理活动和传统“见物不见人”的制度管理模式。大家习惯于以职业奉献精神作为教师职业活动的显著特点加以弘扬,缺少对教师个人利益和生命本体的关爱、尊重、理解、信任、赏识教师,不定期通过问卷和谈话的形式收集采纳教职工的建议,认真对待,加以解决。学校还要建立和尝试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形成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

2)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师德水平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问题与人的理想、道德有很大关系。一个教师道德高尚,在工作中有理想、有向往、有追求,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事业心、责任心就很强,工作的动力就很大。这样的教师在工作中就会情绪饱满、乐观,不良情绪就不容易被感染;反之,一个教师道德水平不高,在工作中没有理想、没有向往、没有追求,就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和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理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3)建立开放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

学校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教师“谈心室”,聘请校外的专家定期到学校来,倾听教师的心声,这样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减少顾虑,敞开心扉,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减轻职业倦怠感。同时,学校领导应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努力深入到一线,关心教师工作,更关心生活,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可以通过校长网上信箱等形式。

4)充分开展各类活动帮助教师释放压力

为创造教师释放不良情绪的情境,一是安排各种文体活动,如经常在教师课余时间举办一些有益的比赛,如教师乒乓球比赛等,让老师即能强身健体,又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生活,而不是每天在自己办公室的小天地里封闭自己。二是建立教师的宣泄室。教师们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房间里尽情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调节心态;三是学校在每学期搞一两次心理沙龙活动,没有固定的主题,允许教师谈谈憋在心里的问题,也可以发发牢骚。目的是让教师放下情绪包袱,轻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5)定期举办教职工家属座谈会

很多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回家,如果家人不能给予理解,就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学校通过与家属一起交流,使教职工家属们加强对教师这一工作的理解,让教师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从家庭中获得更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2、个人调节层面

1)加强自身修养

要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个人素质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的“知识时代”,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与领导和同事的交往,还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是人际互动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支持是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可以缓解职业倦怠带来的不良后果,降低教师的压力感,提高教师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其中,正确进行人际比较,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3)学会疏导情绪

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容易激动、愤怒,常常压抑苦闷,情感减退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能力表现,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身体健康。而上述的负面作用会诱引教师的心理走向职业倦怠。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厌恶、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缓解。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或用转移法、幽默法等进行疏导都是适合教师疏导情绪的好方法。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和休息是人的生活方式中最基础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这两个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由于工作繁忙,教师在饮食方面很不规律,充分休息的时间也难以保证。工作压力等问题引起的失眠必须被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睡眠质量。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这样教师们的心理就会从消极焦虑逐渐转变为阳光进取。教育就会变成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达成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的教育。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