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评述 > 清明呼唤文明祭祀

清明呼唤文明祭祀

2013年04月03日 12:51:41 来源: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访问量:146
 
 

 

又到一年清明时,在一些农村和非公墓地区,烧纸、送“钱”等陋习普遍存在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扫墓、祭拜先人,以表达对故去亲人的缅怀之情。今年的清明又有哪些新情况?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一年清明到为人当尽孝

清明祭祀,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先人的怀念。这天,不管是赶往公墓,还是回到故里,哪怕在十字路口画圈代墓,人们都要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清明到,儿尽孝。”芮城县陌南村农民作家李金铭先生在和记者谈到该话题时说:“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核心内容,也是生者追思逝者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辛亥风云人物景耀月》一书的作者,每年清明节都要到景耀月的故居缅怀这位伟大的辛亥人物。“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缅怀,这既是对先哲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敬畏。”他说。

运城高速公路公司纪检书记姚文勇告诉记者:“各地高速公路都提前做好了文明服务的准备工作,预计到时农村道路的通行压力可能会大些,希望司机朋友注意安全。”只有3天的清明小长假注定会在高速路上形成长长的车流——记者电话了解的20个朋友中,只有一人因孩子高考进入关键期而不回乡扫墓。

历史传承赋予清明文化

在传统节日中,只有清明是个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民俗专家介绍,清明节源于寒食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春秋时晋文公感念介子推 “割股啖君”,论功行赏时,他却携母隐居绵山,即使国君以火相逼也不愿现身。为纪念这位忠义之士,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举国禁火,家家寒食,遂有清明。

千百年来,人们同样没有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清明这天,各地的中小学生来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追忆他们的英雄事迹。芮城县第四中学还把清明节为先烈扫墓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内容,校长谢昆平对记者说:“祭奠先烈主题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还能培养他们从小就懂得感恩、奉献的良好品质。”

传统祭扫藏着诸多隐患

 然而,如今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封建庸俗之风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街头出售的祭品中,竟出现了“千娇百媚”的“小蜜”、带“游泳池、佣人、保镖、直升机”的“大洋房”,甚至连现实生活中也很少使用的奢侈品竟也粉墨登场。这种现象不仅远远背离了祭扫的本意,而且还亵渎了先人的灵魂。焚化纸钱、燃放鞭炮等,还容易引发山林大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清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上百万吨,“白色浪费”高达100多亿元,发生的火灾占全年的40%以上。因此,清明期间的防火工作也是各级各部门的重中之重。

低碳清明呼唤文明祭扫

 随着时代进步,清明祭祀多了不少新方式、新风尚。在先人墓前献一束鲜花、挂一串千纸鹤、栽一棵树等,都是表达着对先人的思念和祝福。还有新出现的网络祭奠很值得推崇。轻点鼠标,在网上为亲人建一个墓园。这些网络墓园资料可长期保存,随时上网都可点击网页、查看亲人的生平事迹、照片、视频等。这种祭扫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不为时间阻隔,既免去了奔波之苦,又避免了铺张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延伸了清明祭拜的含义。但遗憾的是,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这些新的扫墓方式的被调查者比例还是很低。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传统的祭扫方式。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发布了“禁烧令”,然而,这只是一种处罚和劝阻。记者建议,要想从根本上铲除这种现象,还需要在处罚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疏导。人们应当利用这个传统的节日,开展各类民俗活动,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寻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提倡更加文明、环保、低碳的祭祀方式。本报记者 李为民 本报通讯员 蔡永庆

编辑:李玉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