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籍管理 > 非京籍儿童入学,“扣子”该咋解

非京籍儿童入学,“扣子”该咋解

2014年06月20日 10:54:0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425

  编者按:据央广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入学季,北京严查非京籍儿童“五证”。打工子弟小学称:自己很难招到孩子了,因为打工人员子女的“五证”很多办不齐。另据新华网报道,在北京市朝阳区,非京籍小孩入学,“五证”+父母双社保是标配。可只有一位家长有社保该怎么办?朝阳区一位家长想出了离婚的招数。以上两则新闻凸显的都是非京籍儿童入学的难题。对于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设置一定标准,严查“五证”可以理解,从用好教育资源和控制人口的角度来说不无道理。可是非京籍孩子要上学也是合法合理的要求,二者的矛盾该如何化解?入学门槛该怎么设置才合理?非京籍儿童入学的“扣子”究竟该咋解?本期话题就此进行探讨。

非京籍儿童入学,“扣子”该咋解

焦海洋 绘

城乡和谐均衡发展需要快落实

  又到了中小学招生的季节,城市中的一些学校门庭若市、排队火爆,而曾经为外来人口子女提供热心服务的民办学校却似乎出现了招生危机。由于北京等特大城市对非户籍儿童严格审核“五证”,所以仍有相当数量的外来人口子女难以顺利进入公立中小学上学,目前招生还未有起色的打工子弟学校,到开学之时仍会有不少学生前去“投奔”。

  相对于诸多已经向外来人口子女开放中小学教育的城市而言,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教育压力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异地上学人数巨大的压力。仅从北京市今年的统计,外来人口子女需要上小学的就有五万人以上,若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平均计算,还不包括三年的高中和中等职业类学校,其总数也将在45万左右。对于这些已经超负荷的城市而言,不可谓不是重大的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加以限制。但是,通过限制、通过加高入学的门槛,并不应该是国家及教育管理部门的最终目的。外来人口之所以有送子女在城里上学的愿望,一是不愿和孩子分离,二是不满本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其理由可谓正当和充分,政府和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仅从北京当前的中小学招生情况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资源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北京所有的公办、民办中小学都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都能得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充分帮助与支持,现有的问题可以解决一半。但是,面对相当数量的普通校和条件有限的打工子弟学校,家长的选择是不情愿的。如果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将大气力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其收效要远比仅提高入学门槛更有意义和价值。

  值得考虑的是,要能使全国的公立中小学都能依法按标准均衡发展,而不是在边远乡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校舍简陋、缺少设备、开不齐课、配不齐老师、存在安全隐患、整体质量令人担忧,则会有相当数量的家庭不选择动荡的流动生活,安心于在家乡更好地发展,在家乡的学校让子女受到符合标准的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一直是我们倡导的发展目标,但是中国的未来不可能仅有城市,没有乡村。因此,反思以往改革的思路和历程,避免片面城市化,兼顾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并通过办好乡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是推进教育深入改革和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此,政府和教育部门既要能像救火队一样解决好各类当下紧迫棘手的教育问题,又要能从根上解决好城乡和谐、教育均衡等基本问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真正回到人民满意的正确轨道。在教育上出现的问题,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是深层的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不认识到这一点,任何枝节和局部的改革都将是低效和无益的。(程方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 教育法并未规定不得提早入学12-14
  • 早上学就是拔苗助长12-14
  • 如果是天才不妨跳级12-14
  • 入学年龄不必“一刀切”12-14
  • “六周岁入学”政策不应“一刀切”12-14
  • 未满六岁该不该读小学12-10
  • 儿童入学年龄“一刀切”自有道理12-10
  • 北京市教委称严格执行年满6周岁入学规定12-07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