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负在线 > 减负不在于取消期中考,而在于怎么考

减负不在于取消期中考,而在于怎么考

2015年04月30日 08:32:0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217 作者:谢建中

  据媒体报道,杭州青蓝小学这学期取消了期中考,不过和学期长短没关系。学校一位老师说:“今年不组织期中考,是因为浙江省教育厅前段时间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能给学生减轻负担,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了。”  

  众所周知,期中考试是对学生阶段性(半个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大的检测,是一个学期中一次重要的大考。通过期中考试,师生就可以清楚知道教学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及时做出调整,规范后期教学。  

  但是,目前,中国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被社会舆论痛诟多年,仍未见改善。于是,全国许多小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新高潮,据媒体报道,早在2004年下学期,上海市所有小学在全国率先取消了期中考试。小学一、二年级的各学科都将全部取消期中考试,而三到五年级在取消期中考试的同时引入考查这一新型方式去评价学生。2009年12月11日,山东省教育厅也发文规定,小学不得组织期中考试,严禁各地统一组织周考、月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应单独反馈给学生,并及时准确地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不得作为评价、奖惩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依据。今年3月份,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规范校内考试评价”一项中有这样一条:一至六年级不组织期中考试或考查,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它学科只组织期末考查;七至九年级可组织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与社会等6门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其他学科只组织期末考试或考查。并规定从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浙江省的所有小学也将全部取消期中考试。

  笔者认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取消期中考试”是“减负”的需要,而“减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取消期中考试”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取消期中考试”已经势在必行。

  但是,取消期中考就一定能减负吗?形势不容乐观!自从实行高考制度以来,“减负”已经成为人们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可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因为:

  第一,学校仍然以分数为中心,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课表搞两套,一套按照部颁标准编排,应付检查,另一套按学校规定编排,实际操作。中高考科目,课时都有所增加,尤其是英语、数理化科目,加得更多,一般每天七节课,一天九节课也并不少见,年级越高,超得越多,体音美劳等课程常常被挤占,老师、学生都叫苦连天。

  第二,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同时又不懂得教育规律,盲目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国大部分家长没有系统地受过培训,基本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因而对孩子的定位就不准确。其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同时受社会攀比之风影响,没有看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于是增加了孩子负担。

  第三,在社会上,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过去大多数看升学率,现在看进重点大学的升学率,尤其是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升学率,评价的基本面没有变。应该说这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根源。

  由此可知,取消期中考试,学生们暂时轻松了,但只要中考和高考激烈的竞争存在,家长们的危机意识就难以消除,在学校取消期中考试以后,他们照样会更加卖力地给孩子找补习班、家教,这样一来,不但没“减负”,反而增加了不少负担。

  因此,有关部门在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现行的考试和选拔制度进行改革,否则,所谓的取消期中考试就一定能够“减负”只能是一句空话,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其次,还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期中考试是老师考查学生的法宝,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从来就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考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如果学校能改变期中考试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么不取消期中考试也能够达到“减负”的目的。还有,就算取消了期中考试,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心里仍有一本“分数”账,仍然用分数来衡量“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话,即使取消了期中考试,也不能起到“减负”的作用。

  为此,笔者建议,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采取釜底抽薪之策,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整个考试制度改革、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只有相关教育配套改革跟上来了,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否则“减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谢建中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