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郝朝阳:核心素养背景下 课程如何育德

郝朝阳:核心素养背景下 课程如何育德

2019年11月01日 07:36:26 来源: 现代教育报 访问量:118

 
现代教育报
15小时前

郝朝阳 | 分享者

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 TA是谁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课程育德工作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五馆课程”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程育德项目研究,建立了全员育人、全学科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育人机制。

课程探索

构建“五馆课程”育人模式

历经六十余年的办学实践,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形成了“多彩童年”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具有知耻之心、责任之心、大爱之心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多彩中国娃”的育人目标。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形成了“五馆文化”,并构建了“五馆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彩”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拥有一个多彩斑斓的童年时光。

在对学生的多元分析和对课程资源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学校的“五馆课程”体系,它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五个领域三个维度的系列化课程。“五馆课程”由图书馆课程、科技馆课程、艺术馆课程、体育馆课程、博物馆课程组成,对应:修内涵、爱科学、赏艺术、健身心、讲传承等素养。

“五馆课程”中每一馆即是一个领域的课程,同时,“五馆课程”中每一馆又分为基础课程、校内跨学科项目学习、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三个层次,所以便形成了五个领域、三个维度的结构。

“五馆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属于学校核心课程,它是面向全体的国家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在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各个学科分别对应不同的“五馆”领域,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校内跨学科项目学习是拓展课程,属于校内选修课程,全体学生自主选修,以学生兴趣划分,体现不同基础和需求。该课程结合本校学生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以整合为基本思想,以项目主题为基本形式,实现了超越边界,跨越学科,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激发学生潜能的提升。学校各校区又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具体的安排,进行了跨学科的课程拓展,并力争多元化、综合发展。

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采取家庭和学校合作组织的方式,校内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全体学生参与,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学校精选了北京市的各类社会大课堂基地,将实践学习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建设体系。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采用家校结合共同推进方式,保证学生每年有10次场馆学习的机会。每学年学校安排5次分别安排到各场馆进行实践体验,同时要求学生每学年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假期完成5个场馆的自主学习,这样以家校融合操作模式,创造性地完成了课程实施。

育人实践

打破育人“围墙”

课程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终极产品,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品质。学校只有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全面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为了进一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改革的实践途径与策略,真正依托学校的课程建设,实现全员、全学科育人功能,学校组织全学科教师参与本课题研究。各校区由教学主管干部和学科教研大组长带领,依托“五馆课程”每一馆的学科能力培养要点、课程育德要点、核心素养进行专项研究。

学校分组指导教师结合“五馆课程”设计教学方案,比如结合图书馆课程,在古诗词诵读主题学习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描写四季、描写牧童生活、描写儿童劳作、描写儿童戏水等不同类型的古诗,感受古诗词的意象、意境、画面,感受诗人的审美追求、审美情趣、审美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与中国诗词的热爱;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感悟、表演等方式,体会古诗词中儿童生活的情趣、情调、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的素养。

育德成效

让“立德树人”落地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校的“五馆课程”打破课程之间的“围墙”,打破了学校的“围墙”,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关注“围墙”外的精彩世界,老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重视课程的育德功能,让“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

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构成,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校本课程。因此“五馆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是从学生生活中提出问题,并确定主题的具体活动,课程设计体现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科素养提升。

学校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超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校内外学习生活实际,着眼学生素养的培养,设计不同类别的课程。让学生在五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合作交流、实践探索的平台,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力。

在课程建设研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学生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对于这种合作探究为主、实践操作性强的学习形式非常感兴趣,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探究的乐趣,更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