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研究 > 农村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的调研报告

农村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的调研报告

2019年10月06日 06:51:26 来源: 寺湾镇教育 访问量:217

 
寺湾镇教育
13小时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村村建校,保证了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村校,布点分散,规模较小,资源浪费。而现有的教师,缺编严重,年龄老化,效益不高;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开齐开全课程,根本无法保证。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缩小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的差距,经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征询意见,初步形成一体化办学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构成由一所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的1所或者2所小学,捆绑形成一个“中心小学”。寺湾镇现有中心小学8所,教学点7所,均属于贫困村,由中心小学统一管理。

二、具体做法

1、破解难题,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路子。

由于种种原因,我镇各学校之间发展还不均衡,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等软硬件设施也存在诸多的差距,部分薄弱校成为我镇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块“短板”和“底部”。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近些年,我们认真分析我镇的现状,构建了以中心学校为核心、以镇内三所镇直小学协管为框架的“一体化办学”管理机制。我们的设想是:在一定区域内,将一所优质学校与附近薄弱学校联结成一体化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生源分配等方面实施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镇域内的学校均衡、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

2、结合实际,制定“一体化办学”措施

“一体化办学”的核心就是均衡发展、共同提高;我们的运作模式是:师资力量一体化配备、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教育资源一体化共享、福利待遇一体化平衡和督导评估一体化标准;为此我们制定了《寺湾镇“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寺湾镇“一体化办学”管理细则》。要求中心小学统管教学点, 共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听评课等活动,研究提高课堂效能的有效手段,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同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通过开发共享校本课程、建设共享精品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内涵。共享信息技术平台和资源,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完善考核,加强“一体化办学”指导

实施“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督导评估“一体化”。我们出台了《“一体化办学”考核表》,为“一体化办学”顺利推进作了制度保障。其中,对“一体化办学”的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及成效、考评制度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与量化标准。每学年表彰,对中心小学和教学点进行一起捆绑评价,以此激励办学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活动场所、教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库等得到了充分利用。

2.实现了平衡教研活动。各中心小学每周定期教研,下属教学点教师参加,组织赛课,研究、实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联合教学检测,共同召开质量分析会,做到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同步。

  3.提升了学校教学水平。学校间开展教育交流活动,较好地发挥了龙头学校传、帮、带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学校间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促进了薄弱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校际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差异较大。重点表现在教学点教师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或者学历不高,接受新事物较慢,电脑、多媒体不会用,教学成绩极差。

2、办学条件差异大。中心小学教学条件总体上优于教学点。一是信息化教学设施配置存在差异,中心小学信息化教学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教学点信息化教学覆盖率却大打折扣;二是生活设施配置差异大,中心小学食堂、监控设备、安保设施等配置率达到了全覆盖,教学点却不尽人意;三是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差异大,教学点1名教师教全部课程的现象多,不利于学生成长。

五、意见和建议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师资薄弱问题。适当放宽小学教学点编制,教师编制时充分考虑年级数量、班级规模、教师专业等客观因素,逐步增加专任教师职数。

2、加强区域内教师交流,对教学点教师进行定期轮岗,提供教师学习、研究、提高的机会,促进教学点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加强对教学点校长的专题培训,从规范化管理入手,提高教学点校长的管理能力。

4 、由于教学点教师多数为包办甚至复式教学,每位教师教学学科较多,备课负担较重,同时,由于教学点学生较少,更便于对学生面对面、手把手地辅导,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上,不搞一刀切。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