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综述 > 一周“热点网评”:防汛抗灾 工资指导线 教育公平

一周“热点网评”:防汛抗灾 工资指导线 教育公平

2016年07月17日 21:47:41 来源:新华网 访问量:302

 “关注防汛抗灾”系列评论

  系列之一:抗洪一线不是官员“秀场”

  一场洪灾,犹如试金石,让我们看到了举国上下的众志成城,看到了不少领导干部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试出了个别偏爱“演戏”的官员。这再次证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需要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查摆自身不足,尽快纠正不良作风,推动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全文

  系列之二:洪灾面前,靠什么终结谣言?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人们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显得非常必要。平时,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些防洪减灾、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在灾难来临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偏听偏信,用科学常识粉碎那些不靠谱的谣言。同时,在网络上看到让人质疑甚至恐慌的消息时,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全文

  系列之三:众志成城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在这场防汛救灾的硬仗中,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以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以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风貌,奋战在第一线;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滔天洪水不退缩,遇到突发灾害不埋怨,挺起脊梁开展自救,相互帮扶共御天灾,唱响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壮美诗章。》》》全文

  系列之四:灾难面前,我们需要怎样的舆论场?

  近日来,南方多个省份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数十万人投入抗洪抢险工作,有媒体称之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场上也“硝烟弥漫”。人们常说“灾难无情,人间有爱”,这种爱不仅体现在人们与灾难的抗争中,也应体现在面对灾难的舆论场景中,一个健康、良性的舆论环境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全文

  系列之五:防汛抗灾要打持久战

  犹如汛期河湖水位有高低,在接下来的持久战中,防汛工作也有高潮和低谷,这考验着一线工作人员的毅力和耐力。在此期间,最需要避免的是思想松懈和麻痹大意。防汛工作不能因为河湖水位暂时回落而松懈,更不能因为有几个晴天而袖手观望。科学的状态应该是:高位防溃坝,低位防渗漏;雨天准备抢险,晴天加紧固堤。汛情就是命令,一线人员只有时刻绷紧一根弦,以防备最坏情况的警惕性,扎扎实实做好防汛工作,才能经受住这前所未有的考验。》》》全文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唐 华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

  在历史典故《扁鹊见蔡桓公》中,蔡桓公因讳疾忌医,导致腠理之疾发展成不治之症,最终无药可医而死。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小病不能放松警惕。其实,管党治党也应循着这样的思路,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首先要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即“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严”字当头,防微杜渐,防“大病”于未萌。

  小病不治,拖下去就有可能成为大病;小错不纠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铸成大错。纪检监察部门及时发现问题线索,约谈相关责任人,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不仅能避免对党的事业造成更大损失,也可以挽救更多党员干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执纪问责只是手段,实现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才是最终目的。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必须把管党治党落实到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这其实是对纪检监察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增强主动性,练就“千里眼”、“顺风耳”,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党员干部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思维方式,不能怕麻烦、怕得罪人,发现问题或者收到下面反映的情况,即使是“小节”,也要盯住不放,一查到底,发扬“啄木鸟精神”;要根据情节轻重,或“咬耳朵、扯袖子”,训诫谈话,或进行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用严格的要求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党纪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当然,强调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并不是忽略、放松“后三种形态”,对于有违纪甚至违法等更严重问题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的按照程序给予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在给予纪律处分后立即移送司法机关,绝不能姑息。

  全面从严治党,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狠抓作风建设,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引向深入,努力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助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文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唐 华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

  在历史典故《扁鹊见蔡桓公》中,蔡桓公因讳疾忌医,导致腠理之疾发展成不治之症,最终无药可医而死。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小病不能放松警惕。其实,管党治党也应循着这样的思路,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首先要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即“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严”字当头,防微杜渐,防“大病”于未萌。

  小病不治,拖下去就有可能成为大病;小错不纠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铸成大错。纪检监察部门及时发现问题线索,约谈相关责任人,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不仅能避免对党的事业造成更大损失,也可以挽救更多党员干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执纪问责只是手段,实现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才是最终目的。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必须把管党治党落实到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这其实是对纪检监察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增强主动性,练就“千里眼”、“顺风耳”,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党员干部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思维方式,不能怕麻烦、怕得罪人,发现问题或者收到下面反映的情况,即使是“小节”,也要盯住不放,一查到底,发扬“啄木鸟精神”;要根据情节轻重,或“咬耳朵、扯袖子”,训诫谈话,或进行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用严格的要求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党纪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当然,强调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并不是忽略、放松“后三种形态”,对于有违纪甚至违法等更严重问题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的按照程序给予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在给予纪律处分后立即移送司法机关,绝不能姑息。

  全面从严治党,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狠抓作风建设,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引向深入,努力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助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文

  欧锦赛带给我们的三点启示

7月10日,葡萄牙队球员克·罗纳尔多(中)在颁奖仪式上高举奖杯。

    马若虎

    随着葡萄牙队击败法国队夺冠,2016年欧锦赛落下了帷幕。纵观本届赛事,不乏亮点,亦不缺精彩进球;有的比赛爆出了冷门,有的比赛跌宕起伏。无论是比赛过程还是结果,都值得我们回味,而比赛带来的启示,更值得我们思考。

    我以为,本届欧锦赛至少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不创新就会被淘汰。西班牙队输给意大利队的那场1/8决赛,充分暴露出西班牙队在创新方面的欠缺。其实,对于比赛结果,很多人并不意外,因为目前的西班牙队已然在走下坡路了。当自己的技战术已经被其他球队研究透了的时候,当进攻一次次被对方的严密防守化解后,还要继续坚持传统打法,结果注定是失败。

    一个球队没有创新、没有针对比赛和对手做有针对性的布置难逃失败命运,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创新、没有变革也会被时代抛弃。被淘汰者吞下的都是自己酿的苦酒。

    第二,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这样的鲜明对比,在英格兰队与冰岛队的1/8决赛中得到了体现。论以往的战绩、球星的数量、球员个人的能力,英格兰队都占上风,冰岛队则算得上“弱旅”。或许正是因为怀着一种骄傲心理,觉得“自己强大到无人能敌”,英格兰队表现出了一种拼抢不积极的作风,结果被冰岛队淘汰。

    骄兵必败,骄傲使人落后。没有谁是永远的胜者,也没有谁是绝对的败者。只有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才能不断创造佳绩,获得向前的极大动力。在足球比赛中,实力差战绩不差的球队被称为“黑马”,低调是“黑马”身上的可贵品质。也许有人说,低调注定默默无闻、一事无成,但葡萄牙队夺冠有力地驳斥了这一点。

    第三,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我们都要客观冷静地看待。在葡萄牙队同法国队之间上演的决赛,因为葡萄牙队的当家球星C罗早早受伤下场,而被许多人认为失去了悬念甚至将成为一边倒,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大家都知道C罗对于葡萄牙队很重要,但当C罗受伤下场后,或许其他队员的战斗欲望反而被彻底激发出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往往不是他调动了一切积极的因素,而是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击倒;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不是他遇到了很多不利的因素,而是他因为某些优势而麻痹大意。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的:不坚持发展而去吃老本,优势会变为劣势;不自怨自艾而努力进取,劣势会转化为优势。》》》全文

  论文造假“顽疾”为何久治不愈?

  韩 振

  日前,媒体曝光了一条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牵涉到500多所高校,一篇论文要价几千甚至几万元,论文造假波及范围之广令人触目惊心。报道中论文造假的需求者,除了高校学生外,还包括不少知名大学的教授。联想到这一乱象存在已久,人们不禁要问:论文造假“顽疾”为何久治不愈?

  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池塘里死了一条鱼,你可以说这是鱼自身的问题;但是池塘里死了大片的鱼,这无疑是池塘里的水出了问题。既然论文造假比较普遍,那么就应该是“水”出了问题。论文造假的“祸水”是什么?恐怕与学术考评机制过于注重论文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有关。

  评职称,看论文数量;拿多少科研经费,还是看论文数量。以至于连一些高校行政人员也打起了论文的歪主意,四处找人写论文发论文。这种“论文数量至上”的歪风,自然会催生不少邪气。轻则滥竽充数、投机取巧,重则弄虚作假、抄袭。真正潜心于学问的人却因成果少,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吃大亏。劣币驱除良币,踏实做事的人得不到合理的回报,不仅损害个人的利益,更影响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

  论文造假反映出一些人在诚信上的欠缺,如果对这种不良风气一味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最后损害的恐怕会是整个社会的信誉。因此,必须堵住论文造假的“黑洞”。

  近年来,一些高校严打论文造假,对造假者采取“零容忍”态度,一定程度上对造假形成了威慑。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学术评价机制,尤其要抛弃“论文至上”所衍生的“唯数量”观,对人才实行分类考核,更加注重论文质量。让致力于教育的人才专心于讲台,让致力于学术的人才潜心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尽其才,论文造假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全文

  让义务教育一体化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王传涛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刘利民介绍,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要基本协调。这是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意见》的正式发布实施,是对上述改革发展思路的延续和细化。

  《意见》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包括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这十项举措,找准了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症结所在。

  近年来,各地都在致力于教育资源平衡分配工作,但从执行与落实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要扎实并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一体化,就需要有更加务实的政策与制度保证。

  确保资金真正到位,尤其是要向基层、偏远地区倾斜。比如,有关部门在编制相关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尊重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相关政策妥善落实比如,合理设置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为重点,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则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重点。

  要有健全的监督检查或验收工作机制。比如,根据情况,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应严格追究地方政府一把手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可以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在网上设置意见反馈平台。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落地生根。

  确保教育公平,关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明白了这一点,各级政府、各地教育部门就更应该无条件地、不打折扣地落实好《意见》,用公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实效。》》》全文

  谁来遏制中小城镇的“造城”冲动

网络图片

    年 巍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

    一般来说,规划虽然是“做未来”的事情,但一定得符合科学程序,还得讲点实际和逻辑,这才有可能让人信服。咱们普通人确实见识少一些,不妨“脑洞大开”一下,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劲头,不考虑财政资金、土地供应等问题,没准若干年后,这3500个新城,真能造出来呢?可是问题就来了,这容纳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谁来住呢?

    有些人说了,不是提倡生二胎了嘛,将来人口肯定多了。可是细想一下,这规划可是要34亿人,不是几千人啊。再说了,衣食住行,人们也不能只考虑住,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另有人说了,那就去“抢人”,先把人忽悠来再说。可是,买房这事,谁都不傻,愿意当“接盘侠”的人可不多。还有人说了,让外国人来呗。可是,一些国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比差异很小,而且自然环境优美,人家能愿意来“守空城”?

    在“造城”冲动之中,一些城市管理者认为,所谓“经营城市”就是“炒地皮”,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财政收入,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拉升GDP,营造高楼大厦堆砌出的“盛世美景”。在这些地方,本该由民生需求来驱动的城市化进程,却日渐本末倒置成了行政驱动乃至投资拉动,“造城”就变为经济发展的全部。

    “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这不仅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没有产业人口、不切实际的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不但无助于改变城乡居民分化的现状,还将加剧这种“癌变”,使得社会结构更趋于两极化。这种情况实际上本身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的表现。

    其实,城市建设不是断裂的组合,应是古人、今人、后人的理念的持续性结合体。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传奇,在城市发展史上都是一座丰碑。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样,一座城市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干涩空洞的“梧桐树”,无法吸引“金凤凰”。

    一些电影里有很多超现实的道具,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真实的东西。新城要容纳34亿人,规划比科幻电影还要神奇,有正常逻辑的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全文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