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简讯 > 探索中小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探索中小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2020年05月08日 20:50:27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127

 
中国教育新闻网
11小时前

伴随着武汉市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全面进入后疫情时代,师生也将陆续重返校园。那么,在全国“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北省电教馆的协助下,对湖北省“停课不停学”的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

在“停课不停学”的统一要求下,湖北省提出“省级统筹、地方为主、分类实施、确保安全”的组织原则,开展以“在线直播课堂、网络点播教学、电视视频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集中辅导答疑”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和居家学习活动。为了解湖北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实施情况,我们特别对湖北省“停课不停学”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以了解教师在线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本研究面向湖北省13个市(州)展开调研,涉及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区域。

研究内容与方法: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教师个人基本情况;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及教学模式调查,包括在线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平台使用情况、教学终端、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情况等;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基本态度与认识;教师在线教学经验与参加相关培训情况;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该部分主要采用信息素养、教学效能、技术接受模型和满意度量表来测量。

教师访谈主要从开展在线教学使用的平台、教学的主要方式、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学生作业情况、教学效果、家校沟通情况及面临的困难,从未来在线教学的期望和建议等角度设置了12个结构化问题。

调研实施: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问卷由项目组委托各市、县电教馆通过工作群发放,共收回问卷59156份。教师访谈主要以电话或微信语音电话的形式开展,在征得教师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和文字记录及整理。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近6万教师样本分布合理

本次调查共有59156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女教师占比为67.76%,符合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分布;具有20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占比为45.13%,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均有分布;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74.03%,教师职称在各个阶段均有分布,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参加本次调研的教师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均有分布,在各个年级均有分布;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等不同地理位置均有分布;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等类型的教师参与调研,为研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意见提供了研究资料。

•超八成教师采用手机在线教学

从疫情期间教师在线教学的内容来看,78.84%的教师根据春季课表开始讲授新课,50.96%的教师授课以复习巩固旧知识为主。此外,针对此次疫情,教师依托各类材料开展了防疫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也指导学生开展居家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将育才与育人相结合,保证疫情期间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从疫情期间教学课程来看,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开设比例较高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是疫情期间开设较多的课程,各学段学科课程基本开齐;从教师使用的教学终端类型来看,81.27%的教师采用智能手机,辅助使用便携式笔记本、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的比例分别为37.74%、19.82%和11.33%;每天开展在线教学时长在1-3小时的比例为76.66%,大部分教师根据区域和学校的安排执行教学计划;教师自制资源(51.79%)和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39.93%)是教师使用最多的资源,此外湖北省教育云平台(29.30%)、校本资源(28.37%)、区域统一组织师资录制的资源(24.91%)是此次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主要资源。

从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来看,布置作业与点评(81.09%)、发布学习资源(73.74%)、发布通知(65.04%)、集体答疑(53.72%)、课堂直播(52.71%)和个别辅导(47.32%)等活动是疫情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此外,线上班会(28.24%)、线上家长会(23.14%)和主题分享活动(21.69%)等也成为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

•教师最头疼难以监控学生状态

从教师遇到的问题来看,难以监控学生状态(82.83%)、网络经常出现故障(73.87%)、影响师生视力(66.82%)、学生注意力不集中(60.24%)、学生不能与教师有效互动(59.71%)和学生无法参与课堂(50.57%)等是教师在线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为未来优化在线教学提供了思路。

•25岁以下及50岁以上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更高

分析显示,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平均分为3.26,这说明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年龄在25岁以下教师的满意度水平最高,50岁以上教师的在线满意度比41岁至50岁的教师要高;教龄在2年及以下的教师在线满意度水平最高,教龄在31年以上的教师在线满意度高于教龄21年至30年之间的教师;小学阶段教师在线满意度水平最高,初中阶段教师在线满意度水平最低,而毕业年级教师满意度初三低于高三;拥有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高于拥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满意度,两者具有显著差异;位于乡村学校教师的在线教学满意度高于城市教师满意度,但两者不具有显著差异;位于武汉市学校教师的在线教学满意度低于其他地区教师满意度,两者也不具有显著差异。

•年轻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更高

分析显示,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平均分为3.29,这说明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水平较高。其中,年龄在26岁至30岁之间教师持续使用意愿水平最高;教龄在3年至5年的教师持续使用意愿水平最高,25年至30年的教师持续使用意愿最低;小学阶段教师持续使用意愿水平最高,初中阶段教师持续使用意愿水平最低;拥有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持续使用意愿高于拥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持续使用意愿,两者具有显著差异;位于城市学校教师的持续使用意愿低于乡村地区教师持续使用意愿,两者具有显著差异;位于武汉市学校教师持续使用意愿高于其他地区教师持续使用意愿,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与讨论

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规律、特征和方式的认知存在偏差。不管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在线教学,都要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关注点和发力点,调研发现,由于缺乏相关认知和能力,忽视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差异,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学时长依然遵循传统课堂的模式,为传统课堂披上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而非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在线教学经验不足。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转变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体现。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历了起步、应用和融合时期,信息化发展目前正处于创新驱动阶段。调研发现,53.1%左右的中小学教师表示在疫情之前根本没有开展过信息化教学或在线教学的经历,由于前期相关经验缺乏,在面对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时难免会出现焦虑和担忧。

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覆盖率及实效有待加强。目前,通过外部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用的主要方式。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教师能够参与信息化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大部分信息化相关培训仍采用传统的团体推进的集中面授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乡村学校教师和小学阶段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远少于其他地区和学段,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是制约在线教学开展的基础性障碍。从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环境和终端来看,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是制约在线教学开展的基础性障碍。手机作为重要的应急性教学终端在在线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手机支持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功能略显单一,特别是在前期的备课、资源建设及后期相关任务的处理阶段,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影响教师在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未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能够真正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因此要将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信息时代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外部培训和鼓励教师主动探索结合的发展方式,培养和提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的各项活动能够遵循在线教学的规律;鼓励教师加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内容设计、资源建设和活动设计,利用各种手段规避不利于学生在线学习的因素,提高在线课堂的学习参与性,设计符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

教学交互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线教学中的交互离不开媒介和技术的支持,建立较为顺畅的交流沟通,重视基于学习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是保证在线教学效果必须关注的问题。调研发现,教师采用的教学交互方式主要包括语音连麦、视频连麦、在线测试、社交媒体交流、小组讨论和发送留言等形式,这些交互方式为保证在线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学生参与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调研也发现部分课堂的教学互动缺乏,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也成为制约和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因素。

政策建议

以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为契机,推动中小学教学向混合式教学转变。“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为教师了解和熟悉在线教学规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各地应出台相关鼓励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创新教师培训和教研方式,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以满足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和实践改革需求的数字化教师的培养为目标,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纳入教师能力体系过程中,吸收和借鉴教育信息化教学示范区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建设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探索“互联网+教研”的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创新在线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为在线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应在在线教育运营和服务过程中探索政府、学校、家庭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丰富的教育供给,将在线教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的内容,加强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在线教育在更细分、更多元的领域发展。

(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0年05月06日第6版

作者:王继新 付卫东 崔永鹏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