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教学 > 青年教师,请理性看待“公开课”

青年教师,请理性看待“公开课”

2019年08月22日 07:16:11 来源:教师娘家 访问量:76

 
教师娘家
23小时前

作者:何捷(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青年教师要进步,承担公开课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也有一种声音越吼越大:公开课,都是假的,没什么意义。发声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长期上公开课的,如今可能是厌倦了,用自己的体验来"揭幕",极容易取得不明真相的青年朋友们信赖;另一种是从来没有上过公开课的,隔岸观火,看过几节,之后愤然怒骂,也有一种"正义感"。

公开课到底要不要上?答案很简单:要成长,必须上,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找机会上。

在我看来,公开课的理性面对,秘密就藏在"公""开""课"三个字中。

何捷在作课

先说"公"

公开课就是对"公共资源"的珍爱。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不断从名师的公开课中汲取养分。一旦获取名师案例,不但现场观摩细致,还逐字记录,之后认真研读教学实录,思考教学中每个板块,琢磨名师为什么这样教。名师的教学思想就蕴藏在公开课中。这样的公共的资源非常宝贵,为什么要人为忽视?有人说:公开课未必都是名师执教。没错,青年教师执教,也有巨大的公共资源在其中。例如:执教者的备课设计思路;执教者的教学执行方法;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执教者对教学结果的评测与监控等。从公开课中学习,借助公共的资源成长,就是青年进步必经之路。

公开课就是对"教学公理"的追求。无论如何,不管是谁,执教公开课都必须遵循"教学公理"。教学中的公理,就是学科的属性,课程的本质,教学的原理。例如,给不同年级孩子上课,就要达成不同年级段的既定目标;包容接纳所有的教学风格,每一种风格背后都需要与之匹配的学理支持……这样追根溯源的探索,这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真的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公开课的设计和执教者用实践在追求,听课者在观摩中精神同行。

开课就是对"公共话题"的讨论。公开课执教,从来没有"保险公司投保",成功不定,但只要公开示范,就是一个公开的教学现象;产生和暴露出来的,就是公共的教学问题;提供的就是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展示的就是一种实验的阶段成果,个体经验的总结……上课之时,我们观课;上课之后,我们评课,其间包含的所有信息,都成为一种公共话题。

对公共话题的关注,就能促进青年成长。因为关注中要思考,要辩论,要实践,最后自然带来改变。

再说"开"

公开课具有"开放性"。公开课就是面对大家,公开执教。经常需要"借班上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情。这样移开,公开课的教学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与自己在班级中和自己熟悉的学生上课截然不同。大部分的借班执教,悬置熟络的学情,回避了刻意的配合,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更多的随机生成。开放性,使得公开课独具魅力。

公开课具有"开明性"。开明,就要明明白白上课,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清楚看见,看出未来发展的路。其实,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并不是为了求做"名师",但求成为"明师"。课,要上到让别人明白的程度,也是有层次之分的。发现了吗?我们挂在嘴上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其实属于很难达到的"理想标准"。我们常常喊口号似的说出"教为了学""以学定教"等,未必就能轻松抵达。可见,上出好的公开课,并非如同我们自己标榜的那样轻松简单。实际情况是,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没有达到"最低标准"。

公开课具有"开发性"。公开课花费的精力比常态课多,产生的"二度开发"的可能也就更多。所谓"二度开发",就是对已有的不断加工,升级。例如,公开课前对教材更为深度的解读,让解读的结果呈现独到之处;公开课中对教材全新的运用,让教材呈现出多种的使用样态;公开课中对学情的把握,极度考验教师的驾驭能力,让青年有过人之处……这些都是青年成长需要的力量,都是亟待开发的。

参与公开课,即便只是听课,也能实现在一个个"开发现场"的自我研修。

最后说"课"

会上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评的。关于"课",我们重点说说如何评课。在评课中让公开课增值,有三条要点:

评课,少评人。我们常常在评课时关注到执教者,更多评价的是"人"。例如:老师怎么做,老师做了什么,老师变现得如何等……其实,我们关注点偏移会使得公开课本身的价值折损。

一般来说, 评公开课应按照这么四个层面依次展开。第一层面: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第二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运用得成功与否?第三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第四个层面: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是正确、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要在课的目标达成上更多关注。

李海林教授给出的评课流程大致可以给我们参考,让我们回避对"人"的关注:

概括教学步骤。即我们看到执教者在做什么。

陈述教学形态。即我们看到执教者把课上成什么样子、他是怎么做的。这里既有观察,也有对他的课的主观理解。

分析教学内容。即我们看到执教者想教什么、实际上教了什么。这一步主要靠事实性分析,要从课堂活动中分析出执教者想把什么东西教给学生,实际上教了什么东西。

追问教学理念。即执教者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

确认教学目标。有教学目标吗?教学目标明确吗?教学目标正确吗?教学目标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特点吗?

确认教学内容。有教学内容吗?教学内容完整吗?教学内容恰当吗?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吗?

确认教学方法。有教学方法吗?教学方法运用得熟练吗?教学方法恰当吗?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吗?

观课,如观人。虽说在评价时不要在意"人",但必须要知道,你的课就是你的人,人与课是合体的,都体现了教师的三观:教学观、儿童观、人生观。有的教师性格过于刚烈,强制性比较大,就要调整儿童观,让教学软着陆,更适合学生;有的教师比较随性,过于松散随意,教学观就需要调整,松弛有度,课堂才有张力;对教材的解读,在执教过程中的各种应对,都体现和考验着你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主张:一定一定对学生要宽容,一定一定对学生耐心期待。而这些,都是三观共同决定的。

磨课,即磨人。执教一节公开课,要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家常课。青年教师参与公开课的备课、设计、试教过程,都是磨课的过程。青年教师要主动在打磨中淬炼自己,在磨砺中提升自己。磨到最后,青年要记住目标就好。第一,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有教学目标,目标定得适合;目标与教学内容统一。第二,目标与方法统一:教学方法运用得熟练;方法实现目标。第三,内容与方法的统一:内容把握准确;方法运用达成目标。

"为伊消得人憔悴",你也将在自我折磨中成就自己。脚踏实地,上好家常课;面朝星空,上好公开课。双管齐下,双翼齐展。进步,在这样的实践中找到飞一般的感觉。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