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论著 > 郑梅芳:学习支架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郑梅芳:学习支架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9年11月27日 08:07:00 来源: 现代课程网 访问量:78

 
现代课程网
1天前

摘 要

本文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学习支架 课堂教学

  • 作者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 郑梅芳,
  • 刊载于《现代教学》2019年1AB合刊《学法指导》专辑

在教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是目前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研究者看来,它能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能够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借助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掌握、深入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掌握表达技巧,提高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01

在语文学习中的学情分析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并能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但理解含义较深的词语仍需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引导。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习单的形式把口头和书面预习相结合,并且加强课堂反馈;还要将内容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能力,提高素养。

对于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学生或许能从字典上查到意思,但并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如沪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笛声》一课中的“莫逆之交”,除了知道字面意思外,学生还需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理解它所蕴涵的深意。

此外,书声琅琅始终是语文课堂的鲜明特点,尽管前期的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时不乏朗读指导,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品读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还比较欠缺,因而读还是语文课的主旋律。

比如沪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鸟的天堂》一课,名家巴金笔下的散文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是学生品味语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文章。对于这样优美的散文,朗读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读促教。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朗读描写鸟儿的句子,感受大榕树上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朗读描写榕树的句子,感受大榕树的美丽、茂盛、生机勃勃。

学生通过积累这些句子,感受“天堂”的美好,明白正是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好,人们的环保意识强,才使得这里拥有树的奇美、鸟的欢乐;才使得这里拥有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使得这里成为真正的鸟的天堂。

02

学习支架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课堂中为了能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教师可以搭建各类学习支架。

如在课前以完成任务单的方式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在教学时借助几个填空式支架让学生了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支架1

任务单式学习支架。

举例:沪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笛声》,见下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为课堂学习时理解含义较深的词语打好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本课教学,教师采用学习单的形式把口头和书面预习相结合,为各层次学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了解聂耳生平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支架2

疑问式学习任务支架。

举例:沪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的《鸟的天堂》,如下。

在学习中,我有这些疑问:______________?

教师搭建了合适的支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掌握课文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思想上发生碰撞,相互提问解惑,不断加深对课文的再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挖掘出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把文字内化为情感,与文字沟通,与文字背后的作者隔空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感悟出榕树的美和生命力,但这些文字背后的作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们并未提及。在指导学生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有一个学生说出是因为作者爱大自然,才会赋予榕树生命力,才会有“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生命在颤动”这样美的句子,其他学生这时也跟着找出了那藏在文字背后的细腻情感。

支架3

情节式学习任务支架。

举例:沪教版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绿毛龟》,如下。

展开想象,把下面一段话说具体:

大家好!我是一只绿毛龟。____________。我千里迢迢地从无锡来到了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以介绍自己的外形特征;可以介绍主人对自己的宠爱;也可以介绍自己和主人的密切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初读课文,了解绿毛龟的来历、外形、食性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绿毛龟以及一家人喜爱绿毛龟的句子,感受对绿毛龟的喜爱之情;再深入阅读,了解绿毛龟的姿态高雅、食态可掬、通灵之性,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一直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简练的表达特点,在学习了解绿毛龟的食态可掬时,教师一步步进行指导,先圈出描写绿毛龟吃东西时的动词,再边读边想象绿毛龟可爱的食态及作者一家人的神态动作,体会作者与众不同的用词方法。

学生在了解了绿毛龟的特点之后,借助上述自述式的学习支架来体会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交流,转变人称,想象说话,逐步理解作者一家对龟的喜爱。

支架4

分步指导式学习任务支架。

举例:沪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的《鸟的天堂》,如下。

课前学习单

先抓关键词理解鸟儿生活场景的特点,再仿照课文写法,介绍生活中的一种热闹景象。

通过文中的描写,学生不难从2个“到处”、3个“有的”以及“应接不暇”等词句中发现鸟儿生活场景的热闹。在学生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后,教师设计“仿照课文的写法,介绍生活中的一种热闹景象”这一环节,用文中的2个“到处”和3个“有的”把热闹景象说清楚,让学生把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一次写作的片段指导。教师在课中出示了以下填空。

__________真热闹啊!到处是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

通过前一段描写鸟的热闹景象的学习,大多学生仍停留在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中,一下子并未反应过来。于是,教师先请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热闹景象,他们说出了“超市”“菜场”“集会”“运动会”等,同桌之间开始交流,然后学生代表起来发言。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能很好地把一种或者好几种热闹的景象说清,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从以上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合理地搭建、运用学习支架,可以引导学生搭建原有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学习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学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再通过课内教学内容的启发,让学生开展语文的课外学习,以此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当然,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一个学习支架的搭建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课后教师还需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指导,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楠楠.支架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4(22).

[2]范景花.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5(1).

[3]侯器.语文学习支架搭建的实践操作[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5)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