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反思 > 线上教学一个月之后,深度反思文章来了!

线上教学一个月之后,深度反思文章来了!

2020年03月29日 21:06:5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访问量:1180

疫情当下,部分地区的线上教育教学经历了适应、调整、提升后, 步入了相对平稳期,通过对上述阶段的回顾和反思,我们是否对基础教育线上教学工作的定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本为以浙江省为例,对一段时间以来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以期探索适合国情省情的基础教育线上工作新模式,一起来看。

当前,线上教育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无疑是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内容。虽然近几年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技术辅助学习等方面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教育技术一直充当着补位者和辅助者的职责。当疫情影响下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都依托线上开展时,绝大多数师生毫无准备地卷入到了在线教育教学工作中,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被迫做出改变,无论是教育技术硬软件,还是师生对于线上学习的适应性都迎来了极大冲击,保障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原有教育目标如期实现成为了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01

浙江省线上教育教学的几个阶段

从2月10日至今,浙江省线上教育教学实施已超过一个月,经历了前期的适应和调整后,当前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平稳有序。回顾这一个多月的线上教育教学探索,我们认为浙江省的线上教育教学走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适应期:智库支持下的社会实验

此阶段主要回答的是线上教育教学能不能做的问题。

初始阶段,线上教学的实施更多属于被迫,而非主动,两者之间的不同带来的是全省师生准备和适应程度的不同。由于疫情的突然和不可控,留给学校、教师和学生适应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准备的时间只有1-2周,这加大了此项工作的难度。杨晓哲博士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63.06%)教师认为在线教学难度较高,主要的困难中“教师自己对技术不熟悉”排在前三位。

带着各种不确定性,全国基础教育开展了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开发教育资源运动”,为最大程度减少缺乏前备经验带来的不适应性,浙江省在这一阶段主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智库资源,汇集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智慧参与编制了《关于防控疫情延迟开学期间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各学段各学科的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提示,有效缓解了教师层面的焦虑感。

调整期:基于调研反馈的本源回溯

此阶段回答的是线上教育教学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当线上教学逐步走上常态化,关于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引发了全省基础教育界的关注。一方面,各地市各区域为体现教育的担当和惯性思维,花大力气在开发线上教育的直播课程上,教师当上“十八线主播”的调侃成为热议;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直播互动造成的网络崩溃及直播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也不断涌现,线上教育教学走在了十字路口。

在这一阶段,全国出现了各种对于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直播课程占比最多,但学生满意度最高的却是资源包的学习方式(限于理解水平,当时并未对资源包学习方式的具体内涵进行丰富和拓展),这一判断为后期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后期上海、安徽等地实施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也大体按与这一思路相仿。

提升期:群众智慧的形成与总结

这一阶段回答的是线上教育教学怎么做得更好的问题。

当前浙江正处于这一阶段,经过一个月的实践,线上教育教学各要素已相对齐全,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推进,人民群众对线上教学的了解认可程度也得到提升,如何将这一工作做得更好成为对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各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举措。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抓住疫情的特殊背景,提出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项目学习探索的倡议,并向全省征集优秀的项目学习案例,希望能挖掘优秀的群众智慧,化疫情防控为教学资源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有效媒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几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也没有显著的逻辑递进关系,此外上述阶段的出现情况还会因区域实际情况及信息化程度不同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目前疫情结束复学还有一段不确定的时间,线上教学继续发展还会经历哪些阶段?我们预估至少还会出现两个阶段:一是再调整期,是群众智慧的辐射和应用,回答的是“我能不能也做的这么好”的问题;二是反思期,既是对这一时期工作成效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回归正常后如何衔接的思考,回答的是“我做得怎么样”以及“我还能怎么做”等问题。

02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线上教育教学的定位重构

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进入提升期代表此项工作逐步稳定,但随着线上教学时间持续,学生对于线上学习的满意度也在下降,根据3月5日与2月18日两次浙江省高中学生(主要是高三)线上满意度调查数据对比显示,持续半月的线上学习后,学生整体满意度下降近10个百分点。如何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成为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

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网络直播课程是各区各校的主要形式,但学生最满意的线上学习方式却是资源包的学习。所谓资源包学习是对传统定时定表课堂教学的颠覆,它更多关注学生的自学,资源包是教师远程指导的主要媒介,同时资源包学习的自由性使得“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更为凸显。显然,我们对于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并不充分,我们需要借助各阶段的转变反思线上教育教学到底为何。

一是对线上教育教学的概念进行勘误

线上教育教学≠直播/录播课程

初期,对教材知识点的直播或者录播课程几乎等同于线上教育教学全部,绝大多数学校都陷入了“临时开发直播课程-教师缺乏直播技能-网络平台不支持-学生反响较差-继续升级直播课程”的怪圈,这一思想的形成也与教育技术近几年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有关。

事实上,线上教育教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直播或录播课程。一方面,从教学形式上,除了直播和录播外,还有更多的方式,例如学习任务式、互动研讨式、作品展现式等,从我们的实践看,直播课程更适合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录播或视频课程则更适合学有余力学生的提升释疑。另一方面,在学习内容上,线上教育教学的核心和指向都应该凸显育人目标,绝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知识点传授。

线上教育教学≠线下教育线上化

当前的在线教学中,很多教育行政领导和一线老师将重心放在了如何将学习内容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上,然后将传统的教学“照搬”到网络上,形成了所谓的“线上教学”,这其实是对线上教学的错误理解。我们认为线上教学应当是正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其与常规教育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只不过因为现在的特殊时期,由线上教学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罢了。

线上教育教学≠纯粹学生自学

目前还有一种社会的声音就是“线上教学无效论”,该观点认为线上教学是教育部门的理想状态,实际效果差,也会引起学生近视、两极分化等现象。这种观点的产生很大原因是部分老师推卸了原本属于他的教学指导职责,将线上教学简单的等同于学生自学,教师的唯一作用即定时将学习资料发送给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料发送机”。

线上教学是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必然包含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者是紧密相连、互不可替代的,缺少了任意一个环节都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教学。

二是线上教育教学的定位重构

既然对于线上教育教学有这么多错误的认知,那么真正的线上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正如上文提及的,我们认为线上教学是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线上教学自然也应该符合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回答线上教育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也是在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

同课堂教学一样,我们认为线上教育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线上学习依赖于教师的帮助,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支架”。但与线下教育教学不同的是,线上教学的落脚点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自学”:因为缺乏“课堂”“学校”等具有仪式感和空间感的地域制约,学生的学习成为了一种主动性、自觉性的行为;同时,由于学习的过程中也缺乏“随叫随到”的教学互动支持,因此更依赖于个体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概括而言,我们认为当前实施的线上教学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1.线上教育教学首先是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需要师生互动,缺乏任一主体都将无法形成教学的回路。

2.线上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和常规学习相比,教师需要提供更多数量和形式的学习支架才能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3.线上教学的用力点在学生方,凸显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自主学习既包括知识点的学习,也包括学习方法的学习。

要想同时具备这三条特征,就必须架构“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这一概念应当成为当下各地开展线上教学所秉持并实践的共识。

03

与“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相适应的线上教学要素

线上教育教学是正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而非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因此无论哪种模式下的线上教学都遵循着目标、资源、实施、评价等课程四要素。但不同的是,线上教育教学在上述四方面有其独特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而所有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都必须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线上教学的基本共识。

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怎样的目标是合理的?崔允漷教授提出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三种责任,如果将这三种责任用线上教学的语言描述和阐释,就是合理教学目标的三大要素。

第一要引起学习。合理的教学目标首要条件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或者更想学。教师可以结合本次疫情用项目式学习课程的目标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

例如某初中数学老师提出了让学生为学校门口设计一个体温移动监测房的任务,学生需要整合数学、科学、技术等知识来解决这一真实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要维持学习。维持学习比激发学生学习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屏幕两端,教师在无法实时快捷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情况下,维持学生学习难度骤升。我们认为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上下功夫。

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由于导数等概念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对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凸显录播+直播的达成方式;对于概念、法则、公式应用类及习题课等教学内容的目标设计上可以探索翻转课堂形式。

第三是促进学习。这次的线上学习应该也必须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学习方法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需要时刻将促进学习作为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教师应该设计一定情境性、难度和挑战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迭代;另一方面要将学习指导工作纳入教学目标中,明确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总结概括有个人特征的自主学习方式。

设计明晰学习任务

线上教育教学存在滞后性和不可观察性,因此学习任务设计的明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有实践来看,结合教学内容,借助问题链或任务串的方式进行任务的设计和布置是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一方面问题链或任务串给学生思维的深化点明了方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目标和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问题链或任务串的数量和内容,可以有效发挥教学支架的作用,并通过支架的不断拆除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方法的习得。

例如湖州市弁南小学的“防疫”校车站点设计项目中,教师设计了包括了解新冠肺炎、调查校车接送站点、校车站点体温检测站的要求等三个大任务若干个小任务,帮助学生从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完成了这一看似复杂的STEM微项目。

此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构建需要教师克服传统的一言堂和灌输式的教学任务设计,需要调整原先学校日常教学中“教”与“学”的时间比例,尽量压缩直播(录播)课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做好预习,指导学生摘录内容要点、标记疑惑之处等方式为任务设计更有针对性提供支持。

教学设计仍有余力的学校和教师还应考虑分层分类学习任务的设计。例如对学有余力学生与基础薄弱学生分别设计同一主题的不同任务,或者以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将不同水平学生的合理搭配分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或驱动学生预学思考和探究。

提供充实资源支持

需要强调的是,线上教学对于资源支持的需求远比线下教学大,大规模调研显示的最受欢迎的“资源包学习”方式就是对线上教学资源支持重要性的有效体现,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充实而不是充足:充足代表了数量,充实体现了数量与质量并重。

此外,要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资源的概念应该进一步扩充。我们认为充实的资源应该至少包含两大类。其一是包含教科书在内的学习资源。例如针对线上学习的直播课、教学视频(录播课、微课)、配发的学习材料(导向任务单、习题)、其它链接资源等。在教学资料提供上,一方面可以探索区域共享下的学习资源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实现知识学习的个性化,让学生有差异地拓展提升,例如有些是说明性的,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跳过;有些是拓展性的,有兴趣与能力的学生可以进入。

其二是指教学方法的资源。无论是直播课堂还是资源包学习,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即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方法,即学习的策略的学习。学校可拍摄制作兼顾学段和学科通识性学法指导类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要鼓励学生在线上主动分享、积极提问并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回看课程视频以查漏补缺;指导学生整理课后笔记,促进消化和吸收。

杭州市江干区推行的“八个一”就是这两种资源的有效整合。该区域教研部门经过需求调研,提出“八个一”资源包建设,即一份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表,一份教材资源链接;一套教学资料包(含课件、教学设计、微课),一份空中课堂学习、辅导要求,一套每日预习手册,一套每日作业手册,一份居家活动要求,一份家长学校的课程资源表等八类资源。这个资源包以真实问题为指导,从组织管理、施教资源、作业设计等三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的“零配件”,解决“疫”时所需。

实施合理评价反馈

与常规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在作业布置、上交统计、批改反馈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部分原创性作业和低年段学生的作业如何电子化成为一个麻烦的问题。目前浙江省的大多数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优势实现了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部分学校采用腾讯、阿里等大公司开发的作业管理软件,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校本的平台和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与作业相同,线上教学的反馈也存在操作上的难度,特别是在班级容量较大、学生硬软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尤为明显。我们建议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学生提问答疑的交互平台,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与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利用线上教学留言功能,及时收集学生的预习疑惑及课后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答疑反馈要遵循全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学科特点和作业形式选择快捷方便的反馈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发展和后续学习。(作者:王小平,单位: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人民教育》杂志

作者:王小平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