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是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洛阳市家庭教育创新基地。学校家校工作一直开展得很扎实,也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和解决家长实际需求的家校共育之路。为有效帮助家长解决共性和个性的教育问题,学校提出“设置提前量,注重转折点”的家教新理念,通过走班式上课培训等方式,让家长提前了解孩子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和掌握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家教策略。
设置提前量:了解问题培训先行
调查了解家庭教育问题和需求。2020年,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主要困惑。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发现家长的困惑与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孩子做事拖拉、缺乏自律能力、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家长普遍关注这些问题:如何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如何对待和引导叛逆期的孩子?怎么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态度?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学校发现,家长往往是在家庭教育上出现问题时才来咨询老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在养育方面,孩子还是婴儿时,相信绝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等到孩子饿的时候才想起去买奶粉,而总是提前买好奶粉放在家中备用。家庭教育亦是如此,最好能提前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成长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生未入校,家长先开学。在一年级新生开学报到前一周,学校会先给新生家长进行“开学第一课”培训,由学校家教讲师团成员给家长上课,告诉他们一年级孩子入学会遇到哪些挑战,要注意哪些事项。比如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一年级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们听得非常投入,认真记听课笔记。学校提前开展家校沟通,再加上一年级新生的军训课程,保证了每年的一年级入学工作都很平稳。
提前培训毕业班家长。暑假前夕,学校安排家庭教育讲师给即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授课,刚教完一届毕业班的李卫柯老师就很受家长欢迎,她对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很了解,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小升初话题也有发言权。培训老师还会和家长沟通如何面对孩子叛逆期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如家长要勤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并及时疏导,要变说教为身教、变命令为商量、变主角为配角等。这些建议给家长们带来很大帮助和启发。
注重转折点:深入研究和谐共生
学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已拥有7名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9名瀍河回族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这些家庭教育指导师和讲师分散在不同年级担任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将他们分为4组,分别有重点地研究不同年段的不同特点。
不同年级家长得到的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如:一年级是适应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家长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习惯和良好性格;三年级是个转折期,学科内容难度有所提升,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强,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鼓励,增加孩子的信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家长则应侧重做好小初衔接的工作,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6年中有好几个关键期,孩子的成长也具有阶段性特征,学校深入挖掘孩子成长和家校工作的规律,开发了成长关键期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内容包括一年级入学适应期的“幼小衔接课程”、三年级转换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课程”、五年级青春期前期的“接纳感受、科学沟通课程”和六年级毕业励志期的“小初衔接课程”。提前讲授、提前了解,满足家长在孩子成长关键期的需要,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
学校的家校工作理念是“和谐共生”,即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家长的和谐;“共生”即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成长,开展师生之间、教育者之间、亲子之间、家校之间的真诚对话,积极构建和谐共生的新人文关系。
亲师共成长:营造健康教育生态
关键期课程实施一年以来,首先带来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家教讲师团队深入研究、撰写课程方案、搜集案例,然后站在讲台上与家长沟通分享,一年以来共授课36场次。一年多来,9名家庭教育讲师加深了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规律的系统了解,无论在哪个年级段都成为教学骨干力量,也辐射带动了更多教师去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提前学习关键期家教知识,还带来了家长的成长。家长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培育环境,实现了孩子成长和家长素质提升的良性循环。
二年级(1)班张诗悦同学的妈妈说:“孩子上一年级以前,我挺焦虑的。参加了学校的幼升小衔接家教课程后,我明白了低年级的教育重点,平时努力配合学校,一年来孩子在学校发展得很全面。我不仅不焦虑了,还相信其他的家教课程也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整个小学阶段。”
校长陈国权说,“设置提前量,注重转折点”的家校新理念和家教讲师的走班式上课方式,架起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了一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我们将继续与家长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迎接花儿的绽放。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段靖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12日第4版 版名:家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