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
□ 杨冬梅
再次送教下乡,工作室成员曾老师执教了《乡下人家》一课,所用班级学生多数是农村的孩子,对文中提到的景物非常熟悉。然而,课堂本该呈现出学生争先恐后、欲说还休的场景,但为何在课堂上学生极少说话,只是跟随老师亦步亦趋,甚至几度陷入尴尬?曾老师上完课后很是苦恼。
《乡下人家》是一篇散文。走进课文,瓜藤攀檐、鲜花盛开、觅食的鸡群、嬉水的小鸭、门前吃饭、静谧夜晚……如此自然和谐的曼妙画面就如袅袅炊烟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人们的眼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陈醉云先生语言简洁明快、活泼风趣,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再回顾曾老师执教的流程:先带领学生重温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感知美;接着带领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想象画面,寻找美;然后合作探究学习鲜花轮绽等画面,品味美,在此过程中回归文本、探寻写法;最后拓展延伸,表达美。整个教学环环相扣,以教材为例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写法,探寻作者的表达美,非常清晰、明确。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仔细想来,在于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学情把握。这一课学生已经上过,基于这样的课堂该怎么做?无疑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我们看到的只是教师演习教案,尤其是当学生讨论刚起劲,即令停止;学生质疑后,教师或放任自流,或匆匆解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倚重优生。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心中缺少对学生的“看见”。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特级教师张祖庆的一节课。
那是张祖庆在长春讲《灵犬来茜》一课。结果,该班教师把不该预习的任务提前让学生预习了;本该是猜测的内容,学生事先知道了答案,甚至提前看了这部电影。即便有诸多意外,只见张祖庆不慌不忙,把课堂上需要猜测的环节换成了“尝试回忆——二次阅读”。一节课就这样在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竟柳暗花明了。
教师们无不惊羡张祖庆在突发事件面前安然自信、泰然处之的智慧。殊不知,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张祖庆眼里有学生。正如他自己所说,“课堂,应是‘明星’的梦工场;教师应该成为‘造星’高手,让每个儿童成为最亮的星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张祖庆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课堂由此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张祖庆的这节课,如徐徐清风掠过我的面颊,直抵我的内心;如同枝头的点点嫩绿,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特个性的人对待,质疑与探究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让学生的学习得以真实发生。
曾老师这样的课或许已经习以为常。试想,如果教师能围绕学生已将此课上过的良机,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检查所学,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研讨,在历经了比较、整合、反思的参与体验过程后,学生就会静下心来。其间,教师帮助学生厘清想法、困惑,参与讨论但不主导讨论。这样,既找到了学生学习的痛点,又给予了破解的路径,学生相互比较、暗自较劲、懂得欣赏、互相学习。慢慢地,学生和老师一定会体验到语言的乐趣,一定会感受到作者为什么对乡下人家的一景一物如此眷恋深深,课堂也一定会是另一番光景。
当教师重新规划课堂教学,而不是只顾着心中的教案按图索骥,这样的阅读体验带给学生的不仅是阅读,更是精神的洗礼。
的确,课堂处处有风景,风景一直都在,缺的只是发现它的眼睛。
作为教师,我们要目中有人。所谓顺学而导、以学而教,导的是人,教的也是人。只有让人立于课堂的中间,只有把育人当作课堂的最终目标,我们才能穿越课堂的密林,看到教育深处的景致,才能洞见教学的秘密。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0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