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欺凌防治 > 有效沟通可减少欺凌发生

有效沟通可减少欺凌发生

2019年06月09日 10:38:3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1930 作者:宗春山

无数事例证明,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大多有人际交往障碍,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分享,不知道怎么表达,有些人际冲突就是欠缺交际能力导致的。家长不妨同孩子一起做好语言、动作和距离三方面的沟通训练,减少欺凌事件发生。

不会说话引发冲突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是由语言沟通不畅引发的:

一是孩子不善于语言表达,碰到问题时,说半天说不清楚,于是就用拳头来解决。

二是孩子心口不一,比如越是喜欢某个人,越是喜欢欺负他。

三是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内心感受和需要。比如不喜欢谁,就给别人起外号或者骂人,而不会告诉他“你这样做,我不喜欢”;不会清楚地表达“我想安静一会儿,别吵我”,而是直接过去给别人狠狠一击。

四是孩子不明白侮辱性语言是对别人的伤害。校园欺凌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近一半初中生遭受过被骂、被起外号、被威胁等校园暴力。比如看到同学头发少,好奇的孩子或许想要表达的是:“你头发怎么这么少,是不是你很聪明?”可说出来的话却是“你这个秃驴”或者“你应该叫和尚”。很多孩子觉得这样的语言更形象,却不知道这是骂人、侮辱人,深深地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家长要注意训练孩子的沟通技巧,根据说话对象的情况,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辞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以免引起误解。

说话音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让对方听清楚,但又不能刺激对方;说话语速要适当,语速太快缺乏诚意,语速太慢让人不耐烦;与人讲话要注意互动,说得太多显得不尊重对方,说得太少则会冷场,最好认真倾听,适当重复对方刚说过的话;不要用鼻音和尖音说话,用鼻音说话往往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之感,而尖音刺耳,使人神经紧张,容易破坏谈话的气氛。

了解“楼梯效应”注意肢体动作

除了语言沟通外,肢体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挑衅行为就是靠眼神。现实中,很多欺凌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一个人看了另一个人一眼,对方就冲过来说:“你看什么看,找揍啊!”

校园欺凌案例中,楼梯是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地点。因为两个人上下楼梯时,往上走的人从下楼梯的人眼神里看到的是半眯的蔑视,往下走的人看到上楼梯的人是在翻着白眼。虽然双方都没有蔑视或者翻白眼的意思,可空间距离却导致彼此心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楼梯大都比较狭窄,两人擦肩而过难免会有身体上的碰触,再加上眼神的误解,就很容易起冲突。

这种由于楼梯空间差距造成眼神误解而引起的歧视、欺凌、排斥,我们可以称之为“楼梯效应”。

此外,叉腰、抱胸等肢体动作,带有明显的敌意和攻击性,给对方的感觉是“我就是比你大,我就是比你强”。

容易引起对方反感的动作还有——打呵欠、坐时身体后仰,表示没兴趣、厌烦,一点也不想待在这儿;双臂或双腿交叉,表示与对方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对谈话没有持开放态度,让对方有被排斥的感觉;皱眉或其他不开心的表情,传递出心烦意乱的信息;夸张的手势,表示你内心很焦虑,让对方觉得你在掩饰真实的想法。

紧握拳头、竖起中指、叉腰、抱胸,是校园欺凌者的标签化肢体动作,还有皱着眉头、噘着嘴、叼着烟,看上去很凶恶,一副不可一世、颐指气使的样子,容易导致冲突和紧张对立。家长要训练孩子避免这些动作,教孩子温和、自然地与人沟通。

保持“刺猬法则”的安全距离

沟通中还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一位心理学家做过实验: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时,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人都需要自己周围有一个能掌控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炸。

沟通时最好和对方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就像两只抱团取暖的刺猬,合适的距离意味着既能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刺痛彼此。就像楼梯太过狭窄,身体上的偶然碰触,很可能会成为欺凌行为的点火索。

人际交往要遵守“刺猬法则”,在实际生活中还要灵活采用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很容易接触到彼此的身体,只适用于情人、夫妻、父母与子女或绝对要好的朋友之间,是绝对私人化的。

个人距离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双方只有握手时才可以接触到彼此,通常用于熟人和朋友。

社交距离可近可远,可在1米左右,亦可在3米以上,通常适用于关系一般的人际交往,两人可以隔几步远打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

公共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外,公园散步、路上行走等公共场合经常采用,也经常被演讲者和教师采用。

因此,和不太亲密的同学交流时,如果和对方的距离靠得太近,就会让对方觉得不安全、不舒服,交流起来就比较容易起冲突。

适当的距离能避免冲突,还能“距离产生美”,让交流在平和中进行。

(摘编自《少年江湖》,作者宗春山)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2日第9版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