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补差辅优 > 育人故事 | 循循善诱 爱心感化——谈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育人故事 | 循循善诱 爱心感化——谈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2019年11月21日 18:06:25 来源: 陕派教育 访问量:334

 
陕派教育
8小时前

文/ 邱玉连

在历年的教育教学中,学困生都一直客观存在。学困生表现在学习习惯差或学习困 难,自卑,自尊心强,甚至存在不遵守纪律,道德缺失等问题,令绝大多数教师头痛。那么, 如何转化学困生呢?担任班主任21年来,我一直平等看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循循 善诱,耐心教育,用真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排除自卑, 用爱点燃信心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家里常常受到家长的训斥;在学校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待学习破罐子破摔,慢慢失去积极进取的意识,形成自卑心理。作为教师,应该排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用爱点燃信心,帮学生树立自信。

班上有名学生叫汪叶鑫,忠厚老实,尊敬老师,遵守规章制度,但学习态度消极,经常不写家庭作业、课堂上心不在焉,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每天愁眉苦脸。后来,一次小小的鼓励,使他重拾自信。

语文课上,我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轮到汪叶鑫时,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像往常一样保持沉默足有一分钟。这时,我想让他坐下。可转念一想,如果长此以往,他更不敢在众人面前读书,何不尝试用真诚去感化他呢?于是,我暗示班上的其他学生:“同学们,想听汪叶鑫美妙的读书声吗?”学生异口同声答道:“想!”我大声说:“他需要大家为他鼓鼓劲,加加油。”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汪叶鑫见状,望望大家,便小声地读了短短的一段课文。此时,同学们为汪叶鑫小小的进步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趁热打铁,我对他的表现充分肯定:“瞧,同学们为你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你能更大点声音再读这段吗?”他点点头。接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多次鼓励下,他正确、流利、大声地读着课文。这使其尝试成功的喜悦,点燃了自信。

自此,他像换了个人似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学习上精神十足,积极性提高了,不再拖欠作业;对班集体更加关心,会主动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扶正劳动工具,摆正桌凳。

因材施教, 用爱激发动力

学困生存在学习困难和学习习惯差等问题,其原因却同中有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用爱激发学习动力。

徐烽同学是本学期转学来的男生。记得开学上课的第一天——2018年3月26日早上,我正准备进教室检查班上学生到校情况,这时,徐烽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办公室报到。对于新转入的学生,在第一次见面时,我一般要大致了解其各方面情况。我首先询问他以前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他交谈时,我极其费力,因为他说话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不凑近耳边听不清楚,在我的多次反复询问后才听明白。接着,我翻阅他带来的寒假作业,书写马虎,还有许多空白。经过一番望、闻、问,我认为该生定是学困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导致成绩差的原因,以便寻根探源,对症下药。后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该生随着父母工作调动不断地转学,因而学习习惯差,表现在听课走神,作业马虎潦草;做事没有计划、拖拖拉拉;性格内向,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但他也有许多优点,如思维敏捷、爱好画画、喜欢做手工、看书、写作,等等。

针对该生实际情况,我因材施教。作文课上,他认真写作,而且写得有新意,于是我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课上,他经常会答出别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趁此机会,我会极力表扬他,以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外,我有意创设各种闲聊的机会,如放学路上聊他的家庭生活、在校用餐时聊饮食……渐渐地,他把我当作朋友,说话不再细声细气。活动中,我竭力推荐他参加绘画、小制作等比赛,充分发挥他的特长。

一学期下来,他变了。课堂上,他闪着求知的眼光,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并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习作讲评课上,他绘声绘色地读着自己的佳作,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他与同学们高兴地聊天,还经常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学习上,作业书写更工整了,期末测试成绩较以前有所提高,虽然不是最好,但他仍然自信乐观;生活上,他会安排时间,做事不拖拉,经常提前完成。

协调家长, 用爱激励前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长处,学困生也不例外。但是,学困生的转化不仅需要教师努力,还需要协调家长,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家访,与家长敞开心扉沟通交流,并让家长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促其奋发向上。在学校,我用心观察每一位学困生,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爱激励孩子前进。

班上的刘政豪同学,单亲家庭,头脑聪明,但非常调皮,不爱学习,每天不写作业。究其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妈妈,爸爸每天只顾上班挣钱维持家里的开销,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把他和比他大两岁的姐姐带大的,近两年,奶奶爷爷相继去世,他就更没人管了。如此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行为上我行我素,意识上缺乏自制力。在学校,我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教导,他在学校表现越来越听话,可回到家里,他就把老师的话和学习忘到九霄云外。因此,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迫在眉睫。

正值学校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刘政豪既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又是学困生,所以首先家访的对象便是他。这天我刚到刘政豪家里,他爸爸就急切地问:“邱老师,你好!我家刘政豪又在学校犯了什么错?”我赶紧说:“没有,你误会了,今天家访目的是希望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首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希望你在家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教育。其次,向你反映孩子近期在校的表现:行为方面进步很大,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处处关心班集体等;学习方面,有待加强,希望家长每天督促孩子写好家庭作业。最后,我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知道我来访的目的后,他爸爸松了一口气:“感谢老师的关心和教育。他在家就知道玩,我每天要上班,没时间管他,拿他真没办法。”听了他对孩子的抱怨,我试着问:“那他在家有哪些优点?”他爸爸摇摇头,无奈地说:“缺点不少,但优点没有。”我继续盘问:“他在家会做家务活吗?”他爸爸说:“他有时会淘米煮饭,有时会择菜,有时会自己洗衣服……”听后,我肯定地说:“这些都是孩子的优点,足以体现他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表扬。”他爸爸激动地说:“老师,这也算优点?”我高兴地说:“是的。”

回到学校,我就此次家访召开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我表扬了刘政豪同学在家里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事,其他学生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也高兴地笑了。班会课后,刘政豪变得更自信,学习更主动,每天按时交作业,成绩明显进步了。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要有“爱的智慧”,善待学困生,耐心、细致地关注他们的点滴言行,用爱真诚地感化和转化他们,给予他们信心、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更加发奋改正不良习惯,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

本文刊登在《陕西教育》综合版2019年第10期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 综合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163.com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