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今很多中国父母来说,养育孩子的焦虑似乎如影随形。焦虑是一种包含恐惧、不安、担忧的感觉,父母的焦虑很容易传导给孩子,给孩子带来压力。在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孩子对上网课有个适应过程,父母的焦虑不仅帮不了忙,反而可能成为干扰。但研究证明,仅仅对成绩有兴趣的父母会给下一代带来抑郁和焦虑,父母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正视和解决自身的焦虑问题,就会陷入父母越焦虑、孩子越学不好的恶性循环。
焦虑的产生与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有关。经常焦虑的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焦虑究竟从何而来,是否与自己的成长环境和过去经历有关,自己是否无意中传承了缺乏安全感的教育方式。
很多孩子从小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父母的爱视孩子的表现而定,孩子长期处在没有安全感的焦虑状态,长大当了父母后,如果没有后天的学习改进,就容易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后代,不由自主地将焦虑和压力传递给孩子。
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提出的依恋理论发现,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与母亲(或照顾者)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当他为人父母后,也能与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形成安全稳固的情感依恋。
这一理论及之后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西尔斯提出的依恋养育思想,给新一代父母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让许多父母在孩子幼年时选择多陪伴孩子,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但另一方面也给很多父母造成极大的焦虑,自身成长过程中安全感的缺乏使他们总是担心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问题,于是呼应孩子的每一声啼哭,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难以执行为孩子定下的界限。结果在孩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他们剥夺了孩子从跌倒和失败中学习的机会。
这种不安全感和恐惧造就了一代“直升机父母”(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动向,牢牢掌控孩子所有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草莓儿童”(外表美丽但内心脆弱,面临一点儿压力就会被打倒)。对于没有安全感、总是焦虑的父母来说,学着放手让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就是重建自身的情感依恋。
重建情感依恋,需要父母改变思维定式。有充分的研究表明,焦虑的潜在结果是思想僵化。比如习惯于评价或是纠正别人,又或者谴责别人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做事,这种类型的思维定式往往根植于根深蒂固的恐惧和完美主义。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成长经历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给孩子的限制到底多严格比较合适,我和先生就存在分歧。我先生的父母对他非常宽容,准许他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导致他总是被同伴认为太专横而被欺负,所以他决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孩子经历他经历过的痛苦。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因此我没有安全感,孩子一哭我就感到特别焦虑。要消除分歧达成一致,就需要我们先检验自我,坦然承认不同的经历和独特的性格会给管教孩子的风格带来偏见与影响,然后卸下各自的思维定式,共建健康、有弹性、有自我检讨与调整能力的育儿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对情感依恋理论的错误解读,即认为思维定式一旦在幼儿时期形成,曾经缺失的情感依恋将无法再获得。实际上,大量证据证明,成年之后,情感依恋也完全可以习得。我自己的经历也证明,安全感和情感依恋成年后也可以重建。比如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得到国际事务学院院长尤金对大一新生的爱和鼓励,社团兄弟姐妹的支持和帮助使我收获了友谊和接纳感,后来还遇到一生相伴的导师和亲如家人的朋友,他们帮助我重建了安全感和情感依恋,让我得以避免变成神经质的“直升机父母”。
用真实的美好代替焦虑,寻找生活中的好榜样。父母一旦发现自己面对孩子有焦虑情绪,就应该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减轻或者消除焦虑,把注意力从孩子眼前暂时的问题转向那些生活中真实的美好。
可以寻找身边那些保持乐观和轻松生活态度的好榜样,寻找能帮助你成长的人生导师,观察和学习他们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如何扫除人生路途上的困阻。我自己喜欢看励志主题电影和伟人传记,主人公的勇气和品格总是鼓励我要乐观地看待问题,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内心的挣扎。
经常反思并记录平时的所思所想,也是一个克服焦虑的好习惯。焦虑感袭来时,可以写下你认为最糟糕的情况将是什么,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即使面对最糟糕的事情,你也不再束手无策了。
比如用美好的回忆和向往代替恐惧和焦虑,多默想充满正能量的事物,给孩子一个单纯的微笑、温暖的拥抱,花点儿时间看看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回忆你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些都能成为力量源泉,帮助父母从焦虑情绪中走出来,建立安全而自由的情感依恋。
(作者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原中国区总面试官,著有《丰盈心态养孩子》)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30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