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均衡发展 > 山西: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高质均衡教育体系

山西: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高质均衡教育体系

2021年07月30日 10:26:55 来源:晋品头条号 访问量:840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王佳

山西: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高质均衡教育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为促进教育公平,我省在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措施。近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发布会,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详细介绍。

基础教育: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基础教育覆盖人群最广泛、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文一表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教育厅在工作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把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全面补齐发展短板;紧紧把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宗旨,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紧紧把握深化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大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我省基础教育实现新发展、迈向新征程。

在学前教育方面,全省共建设认定2528所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园数和在园幼儿数占比分别达到83.29%、84.83%,学前教育普及率、普惠率、公办园占比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指标。

在义务教育方面,投入120余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2019年起建设改造1054所寄宿制学校,所有县(市、区)全部消除大班额,贫困县农村寄宿学生享受政府供应营养餐实现全覆盖,适龄残疾儿童全部安置入学,所有疑似失学辍学儿童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圆满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历史性任务。

在高中教育方面,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升计划,优化高中学校布局结构和办学规模,大力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积极推进学校建立课后服务制度,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有效解决“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问题。深化中小学招生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缓解家长择校焦虑。

总体看,我省基础教育主要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所有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8年,我省成为第15个全省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的省份。201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山西作了交流发言;2020年,教育部在我省长治召开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对我省工作给予肯定。市县层面也涌现出长治、晋中、孝义、芮城等一批全国典型。

“接下来,全省将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年继续建设认定400所普惠性幼儿园和建设改造500所寄宿制学校,有效增加学位供给。”侯文一表示。

职业教育:构建与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也关乎我省转型发展。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狠抓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全省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金碧在会上称。

在职业院校建设方面,目前,全省共有职业院校477所,其中:中职427所,高职高专48所,职业本科2所,共有在校生70万人(中职39万人、高职31万人)。全省110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实现全覆盖。4所高职高专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立项建设了20所优质高职学校、100个高职骨干专业和100所省级示范中职校。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2所学校先后获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在专业平台建设方面,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省职业院校共开设19个专业大类736个专业,布点专业3397个,立项建设省级重点(特色)专业394个,立项建设实训基地855个。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累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100余万名,平均就业率高职达到84.8%,中职达到95%。职业院校每年毕业生占全省每年新增劳动力的60%,且85%以上来自农村地区。

“职业教育有力地支撑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促进就业的主渠道,教育扶贫的主力军。”李金碧说。“十四五”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类型定位和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和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与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启动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建设100个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1000个特色文化育人品牌、10000门思政微课;实施“双高计划”,将4所国家“双高”校和10所省级“双高”校打造成为全省高职教育排头兵、旗舰店;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扩大覆盖面;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互认、转换。多措并举,使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为加快构建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构建与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高度契合的本科专业体系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专业体系建设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基石,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

“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围绕服务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这一主题主线,从本科专业入手,调结构、提质量、强服务、促融合,扎实推进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骏表示。

“首先要大幅度优化结构布局。”马骏说,要坚决撤停“低质、错位、过剩”专业。三年以来,共撤销停招“低质错位”专业277个,占原有专业总数的23%;撤销陈旧专业方向100个,占原备案专业方向的71%;引导高校合理新增专业点。通过发布专业增设指南、落实专业备案制度、严审专业招生条件,新增与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187个、专业方向14个;推动专业升级换代、培优建强。通过调整优化,我省高校基础传统专业占比从48%下降为38%;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从52%提升至62%,基本形成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匹配的本科专业体系。

“我们要大力度建设一流专业。聚焦国家‘双万计划’,推动高校建优建强一批国家和省一流专业,截至目前,我省高校共获批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127个、省级一流专业242个,分别占全省招生专业的10%和20%。”马骏表示,山西大学物理学专业获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为首批拥有该基地的60所高校之一。对国家级一流专业,我省按照每个专业10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目的就是高位推进、集中建设。

围绕“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省教育厅引导高校凝练专业方向,汇聚优势资源,打造专业集群,建设了近百个现代产业学院,基本实现了煤炭、钢铁、有色、焦化等基础产业、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酿造、陶瓷等特色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覆盖。

按照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汇聚工科资源,推进新工科联盟建设,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新路径;由山西农业大学牵头,汇聚农业创新资源,推进新农科联盟建设,探索我省急需的现代农业专门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山西医科大学牵头,整合医学资源,推进新医科联盟建设,探索构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机制;由山西大学牵头,统筹文化科教资源,推进新文科联盟建设,强化价值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在推进“四新”建设的同时,我省还推动由山西财经大学牵头,建设新商科联盟;由山西师范大学牵头,建设新师范联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