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在清明节期间报道高校的死亡教育,引起广泛关注。报道指出,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国内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死亡教育作为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生命观和生死观的重要功能。其在把握生命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从生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不同视角对个体死亡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解读,以此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开朗的生活观念、心怀敬畏的生命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理想信念。
在理论教学层面,死亡教育相关课程正在蓬勃发展。例如,广州大学于2000年开设了内地高校第一个死亡教育课程《生死学》,该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北京大学开设的课程《死亡的社会学思考》,教育学生从社会学的人文视角正视死亡所带来的亲情关系、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同时,随着教育部对“开展健康教育”要求力度的不断加大,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先后从医学生理基础、生命的多维属性、生命伦理与健康、死亡文化等不同视角开设了多门教育课程。
同时,各高校正在不断加大并创新死亡教育相关教学实践,陵园墓地现场教学、练习写遗书和墓志铭、观摩学习医学标本馆和博物馆、去病房做义工等实践教育形式正在不断被接受和重视。以近日的清明节祭扫为例,这可作为实践教学的典型案例。于逝者,可以送上思念与敬意;于亲人,可以表达感谢与珍惜;于先辈,可以追思理想与信仰;于自己,重在告别“旧我”、开启崭新生活。这从生命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多个维度发挥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敬畏生命、坚定信念的功能。
死亡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在面向不同学生开展死亡教育时,需要注意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同时兼顾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在思想引领层面,要将死亡教育的重点放在向学生讲授个体生命的多重属性。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性,正确看待生命死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创造性,在不断的学习积累、砥砺奋斗、事业创造与价值奉献中拓宽生命广度,提升生命价值。
从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来看,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持之以恒地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暂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高校可以循序渐进,先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类课程,在其中设置死亡教育相关的章节。在具体讲授过程中,高校还可以设置涵盖课堂讲述、个人自学、主题报告、观摩学习、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形式,以此加深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不断完善死亡教育是高校不可回避、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和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教师)
作者:陈振兴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7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