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薄改工程 > 一校一品 | 薄弱学校改造记

一校一品 | 薄弱学校改造记

2019年10月29日 18:27:46 来源: 中国教师杂志 访问量:1333

 
中国教师杂志
11小时前

漳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建立之初,学校管理混乱,学生打架斗殴不断,教师流失严重,数学特级教师李军洪刚接任校长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峻现实。李校长从实际出发,大力改革,让这所薄弱学校在短短几年间,改头换面。

1

改造制度——定规矩 抓落实

校长的主要任务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首要目标当是营造良好的校风。官风决定教风,教风带动学风。李校长认为,校风= 官风+ 教风+ 学风,对学校的管理,重不在“管”,而在于“理”:理好管理团队,理好学校的规矩(制度),理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理好怎样教及怎样学,理好家长该怎样做,理出浓郁的“校园文化”,理出学校的个性特色,理出满意的教学质量。

01 思想引领方向

一个社会组织,其架构必定是金字塔型的,但构建起来,不是从下往上,而是由上至下的。

第一步,校长与中层干部一个个谈心交流,除个别反映较大的辞退以外,大部分原地不动,稳定为主,边用边指导边观察。

第二步,“醒脑”—讲规矩提要求:一是服从,一级对一级负责,不得推诿扯皮;二是有执行力,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反馈;三是想事做事,不做木偶人。同时告诫大家,要有责任意识—校兴我兴;大局意识—协作共赢;服务意识—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师,一切服务于学生及家长,该办的要马上办。

每周的行政会上,他常讲:“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否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大家都累。”他以老大难的学生宿舍为例:“宿舍秩序乱哄哄,卫生又差,还经常没水没空调。学生长期休息不好,如何安心学习?难怪家长投诉那么多。主任怪段长不配合,生管老师怪班主任不配合,段长怪主任没管理好,相互扯皮。结果是班主任每天下晚自习后还要过去,疲于应付,非常辛苦,弄得没人愿意当班主任。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抓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而不是来抓这件事的。问题出在哪?就出在寝室管理层。”学校迅速调整生管处负责人,同时厘清职责:在寝室发生的一切,都由生管处及生管老师负责;寝室之外的,全由年段长及班主任负责。

02 制度规范管理

解决思想问题后,就是寻找方法提升能力。他要求制定处室及年段的职责,出台各部门“标准化管理细则”,列出了规范的模式、规定的动作、规矩的操作和客观的评价。他认为,学校的常规工作都是周期性的,因此关键是第一年做好,后面就是修补及不断创新。

在一次行政会上,李校长说:“办好一所学校,从行政的角度出发,有两个环节非常重要:一是决策,二是落实。作为学校‘大脑’的校长室,综合各方面意见做出决策后 ,关键就看作为‘手足’的中层群体的执行力。执行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随意布置了事,而是动脑筋、想办法,并且高效率地去做。”

学校实行聘任制,学校聘段长,段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教师。这样,教师的服从及协作意识更强。同时,将年段人数过千的初中部分为两个部管理,有竞争才有动力。为了加强管理,每个年级段都建立工作群,每天的行政值日情况要及时反馈在群中,有图有真相;值日小结也要发在群中,既是了解,也是监督。

2

改造教师——师为本 教得法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遴选并培训好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队伍强大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素养,在于“师德”,在于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因此,李校长从本校实际出发,钻研学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宗旨。

01 师为本

民办校的一个特点是青年教师多,这既有长处也有不足。长处是年轻人活力四射、热情高,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足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及为人处事经验不足。唯有富有成效的培训及教研,才能使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每年暑期,学校都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周的培训,内容涵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技能,通过拜师“结对子”,以及“先听课,再上课”等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书,就是以最快最简洁最通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及掌握。”李校长认为,做教师不仅是技术活,而且是艺术活,同时也是情感活,“会教”才能“教会”。刚从教的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解决三大问题:思想问题、素养问题及功夫问题。

思想问题是要解决用“心”的问题,有情怀、有使命感,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职业当事业,才能全身心投入。有了情怀就要加强素养,教师的素养包括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及能力素养等,唯有不断地浸润修炼,才能逐渐提升素养。

青年教师会接受教研培训和备课培训两种培训。李校长认为,教研组是“战略”单位,主要提升教师的方法技能;备课组是“战术”单位,主攻单元内容难点上的突破,两者分工明确。教研培训,要求教研组长在三方面狠下功夫:责任心;专业引领;抓住教研主题并不断创新。

李校长也会深入课堂,听青年教师授课,和他们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及技能中的共性,同时撰写了《教师的磨课》《教学中的细节》《试卷分析与试卷讲评》《教师的解题能力》等听课感悟与教师们探讨,产生了示范效应,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风气。每周教研活动中的公开课,群里都会有教研组相应的点评,这样才能互相熏陶,不断进步。

“新教师一定要花时间磨好一节课,如果能较完美地磨好一节课,那你也就基本上能够上好所有的课。”这是李校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授课培训中,他提出,每堂课从精彩的引入到重难点的分解,从生动的语言到和学生的互动,从课堂的节奏到习题的层次性,等等,都要体现教师的思考与设计,教师要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水平尚显不足的教师要勇于清零,认真磨好一节课,重塑自己的教学模式及风格。

学校的教师秉承校长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时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努力将教科书改编成“剧本”,让剧本在忠实于原著的同时更适合演出。教师们坚持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的原则,认真“备课”而非“背课”,将备教材,备引入,备思维,备逻辑,备战术,备设问、例题及练习,备拓展及反思,备人文,备学生,备小结等“十备”完整贯穿于自己的备课过程中。

备课组教师互相听课,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把自己的教学见解通过课堂互相呈现、互相提升。这一严谨的备课举措也让教师们获益非凡,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均获得名次。

02 教得法

多年的实践,李校长总结出教学的中心,要围绕着“ 讲什么,怎么讲;练什么,怎么练;记什么,怎么记”来做。他观察到课堂上不少理科教师有一个通病—喜欢讲例题。应该是让学生“做”例题,而不是教师“讲”例题,凡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讲解,都是无效的。他认为课堂的中心是调动学生思维,所谓高效课堂,不在于教师高效地传授,而在于学生高效地吸收。他采取各种形之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1)以“激情”助推教学

针对学生精神风貌不佳的状态,李校长提出了“打造激情课堂”的主张。

首先,教师要富于激情,通过目标引导、制度激励、环境营造,让教师们积极向上、激情四射,同时这种激情又辐射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环。其次,为学生安排“激情一日”,让学生在兴奋快乐中高效学习。清晨激情诵读,书声琅琅,开启崭新一天;日间激情起立,豪言壮语,每个学科都展现独有风采;晚间激情晚读,文理兼收,精神百倍。

学校还以“打造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激情课堂”为主题举办了区级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向外界展现学校激情四射的课堂和师生阳光奋进的精神风貌。激情教育的推进,让校园处处有激情,学生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品味,助推学校发展。

(2)以“互助”促进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李校长深入课堂,和一线教师探讨摸索,提出了“互助学习”计划。教师组建班级学习互助小组,将学生按成绩层次较均匀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成绩有好、中、差三类),每个小组有七八个同学,每个小组设一个总指导。

课堂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索探讨课堂知识疑难点,学生各尽其能,尽力发挥,学生为学生答疑释问,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教师。互助式学习课堂不再是沉闷生硬的教与学,而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更可喜的是,这种互助模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现在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在教室里,或在校园草地上围成一圈,讨论交流一个话题,或理想,或活动,或考试,或数学,或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3)以“笔记”巩固效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李校长在教研会上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笔记。他认为一本好的课堂笔记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高效接收,又可以巩固学生的听讲效果,帮助学生吸收消化,提升学习能力。

他积极鼓励教师们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研制符合自身学科特色的笔记方法,并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教师们集思广益,各显神通,总结研制了各种特色方法,语文学科的课内外知识大融合法、数学学科的解题思路重难点举一反三法、英语学科的词句结合法等。教师们还定期举办优秀笔记展、笔记大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乐于记笔记、精于记笔记。“笔记”的大力推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都得到了极大发展。

3

德育——重熏陶 爱满园

德育不是空喊口号,一定要有丰富内涵。德育是规范,是熏陶,是感染,要“有声有色”,尤其要“叩击心灵”。李校长认为“教育就是引导”,就是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解决学生“心”中的问题,焕发一个人的热情,挖掘一个人的潜能,树立一个人的信心。德育更多地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渗透、多重活动的开展及家校联手共育中。

01 点滴渗透润无声

来校之初,李校长就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成才,先成人”。他注重点滴细节的德育渗透,主张全方位的德育覆盖,营造全民德育氛围。学校积极把儒家文化引入校园,用儒家的思想教育引领全体师生。学校建立了孔子广场、孔子校道,开设孔子班、孔子讲堂,举办孔子班会、孔子文化会演等。

学校不仅注重外在环境上的感染,也专注内涵的熏陶。每个班级都制定自己的班级口号、班名班训、班级公约和班歌等,让德育思想浸润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班级文化品位。

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综艺欣赏校本课,课程内容来源于励志感恩、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人文经典等各种题材,并结合学校各类特色活动展示和播放(校园艺术节、校运会、各类社团活动、开学典礼、祭孔活动、毕业典礼、成人仪式等),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用强烈的视听效果冲击学生的心灵,用催人泪下的事例提升学生的情操,用高雅的艺术欣赏提高学生的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的“三爱”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思考中,心灵得到升华。

02 多重活动促发展

学校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积极开展多重促进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充分发挥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学生会各部门各司其职,文明监督队及时制止校园内(教学区、食堂、卫生区、宿舍区)不文明行为;学生会、社团举办各类社团活动,如“感恩遇见你,漳州外国语”迎新文艺会演、“记中华汉字、做儒雅少年”汉字听写大赛、“华夏· 华汉杯”汉服设计大赛、“越唱越青春”银话筒歌词比赛、共筑中国梦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优秀童谣征集比赛、十佳歌手赛、十佳主持人大赛、记忆大赛等大型活动及各类美德少年、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学生们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个人道德素质。

每一次活动的展开,都带领着学生们领略美好品行的魅力,他们积极争当德育的响应者,用他们的热情和能量展示了漳外少年不一样的风采。新生入校时,迎接他们的是学生志愿者大军,这些高年级志愿者早早地为学弟学妹们清扫好了寝室,并写上温馨的祝福语;教师节时,学生们用自己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拥抱感谢教师的辛勤付出;中高考时节,学弟学妹们会用自己的激情为学长学姐们加油鼓劲;哪怕是不曾谋面的学姐在生重病需要大家援手,学生们也倾囊相助,给学姐送去母校最温暖的关怀……

03 家校共育齐头进

“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学生,也是家长的孩子。”李校长多次在教师大会上向教师们传输这一观念,认为家校联手,齐抓共管,才能让德育之花经久不息地绽放。

在学校层面,李校长强调德育工作要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管理方法。李校长认为班级是学校的最小单位,班主任既是全班学生的“主心骨”和灵魂人物,亦是任课教师的“核心”,只有学校的每一个“单位”都优秀,学校才会兴旺发达。班主任有三项重要任务:营造良好的班风、狠抓学习,以及引领

学生健康成长。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及与家长的关系。多树立一些身边的正面典型,轻松自然地化解学生们的一些鲁莽行为,达到教育及预防的目的。对学生的小错,处理时注意把握“度”,不要因为一些小错而给他们巨大的压力,而是要给他们犯错和改正的机会。

在家校携手层面,充分利用好家长会、家委会、微信群等互动平台,促进家长和学校、家长和孩子间的良性交流,形成“熏陶式”“感染式”德育。开家长会时,教师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准备一瓶水和一封信,同时要求家长也给孩子写封回信。年段向家长传输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希望家长要当好老师的“助教”,经常向老师询问应该做些什么配合;家长需要培养和关注的,是孩子的品行及心理,在孩子的兴趣、思维、阅读习惯、情商及阳光的性格方面下功夫,同时让孩子有一门特长。

家长最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灵世界。每逢节假日,各年段都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帮助父母亲做家务活,并且通过图片或视频发至家长群中。学生们有学做饭的、有伺候老人的、有帮父母看店的、还有帮助弟弟妹妹辅导的……学校和家长联手,走进了彼此的心灵,也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明理”的真谛。

几年来,学校的理念章法并举:教—精讲多练,学—笔记反思,育—熏陶感染,研—研究他人。如今,每逢招生时,学校门口从门可罗雀,变得车水马龙。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杂志2019年第10期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