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培训 > 培养青年教师须重“道”轻“器”

培养青年教师须重“道”轻“器”

2019年03月26日 20:45:50 来源:现代教育报 访问量:110 作者:张海宏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管理干部,帮助青年教师备课是一种工作常态。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青年教师总希望协助备课的老师能够把教学设计甚至课堂语言尽可能详尽地告诉自己,然后记录下来再去课堂实施。回想自己刚开始讲公开课时也是如此。

《易经》中有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觉得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不能重“器”,而应重“道”,在“器”的层面操作永远解决不了“道”的问题。

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容易陷入困境——脱离了别人的指导便不会上课。为此,我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更多地从“道”的方面给予指导。

成为爱学生的老师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爱学生的老师。

有了爱的滋润,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与对话就会自然而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有了爱的滋润,课堂上学生就会对老师充满信赖,毫无畏惧之感;有了爱的滋润,师生就会共同徜徉在语言文字的海洋中,彼此心灵相通。

所以,我经常对青年老师讲:学会爱你的学生吧!你的爱不会没有回报,假以时日,你会听到学生心底的声音;你会感受到学生因你的爱而爱上了你,爱上了你所教的语文,爱上了你的课堂乃至更多。

成为爱阅读的老师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时候我经常想问: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的经常阅读吗?真的经常在阅读中获得启迪与成长吗?我不敢确认。

但我依旧要求并鼓励求教于我的青年教师把“阅读”作为成长的第一要义。此处所讲的“阅读”包括四方面内容,即:读书,读课,读人,读己。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既读专业书,也读读专业之外的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常态,可以不断积蓄成长的力量。只有不断地沉浸在阅读中,才能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上。

对于教师而言,“读课”是开阔眼界的途径,广泛地观摩、学习名师的课堂,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发现语文教育的制高点,才能登高望远。“读人”的过程是向专家、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的过程,与优秀者对话,可以不断激发内驱力。

“读己”则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不断反思与改进中,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成为爱研究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的确如此,当年轻教师真正把日复一日的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时,他就会从中发现成功的乐趣。

我校孟老师基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问题,独立申报区级课题《以整本书赏读为载体促进学生的结构化表达》,两年多的时间,有计划地和学生一起共读课外读物43本,师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共同成长。

还有的青年教师研究绘本教学、习作教学等,学校也尽最大努力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保障。这些研究基于学生实际,立足课堂教学改进,简便易行,又有显著的成效,为青年教师成长树立了榜样。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教育现场的点点滴滴,会让青年教师的成长如虎添翼,突飞猛进。

成为爱写作的老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经常鼓励青年教师随手写一写,记一记。写的形式可以灵活,写的内容可以随意,有感而发,不拘形式,不拘字数,记下来就好。我很难理解一名语文老师懒得动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语文老师嘛,写个字,写篇文要是都成为难事,那就是某方面出现了问题。

写作毕竟是一件苦差事,可以由小及大,由短到长,不要着急,写起来就会发现:写了50个字,还想写100个字,还想写500个字,乃至更多!经常写一写,会给自己的教育生活留下一些印记。日积月累,这些印记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呢?

总之,说“道”也非“道”,扬“道”不弃“器”,乃是正“道”。

作者:张海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