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在线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2014年01月13日 08:41:2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27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山西晋中市教育局局长 鹿建平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强调:教育是一号民生工程,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2007年以来,山西晋中围绕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市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为全国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今年6月,教育部还在晋中市召开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

  一、实施“千校达标工程”

  山西晋中是山西中部一个地级市,329万人口,各级各类学校996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926所。从2007年起,晋中市启动“千校达标工程”。突出抓了三件事:一是校安工程;二是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的前提是优化布局,关键是经费投入,目标是全面覆盖,着力点是缩小校际差异系数。

  晋中市委、市政府把“千校达标”工程作为市长工程、县长工程,年年有任务,年年有考核,年年有排队。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近50个亿,校安工程投入30多个亿,城区学校扩容改造投入14个亿,教育信息化投入4个多亿,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校舍标准化全覆盖、标准化装备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覆盖。

  工程实施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近5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从2009-2011年,3年投资31亿元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学校近800所;投资8亿元实施了城区和县城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新增学位2万多个;投资6亿元实施了标准化配套系列年活动,实现了装备提档升级;投资4亿元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了“两通一普及”。

  二、推进“万师交流”机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不是标准化建设,而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晋中是较早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区。曾被誉为“全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面旗帜”。教育部于2006年在晋中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研究推广晋中教育人事改革的做法。2008年开始,启动教师交流,主要是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解决因“择师”引发的“择校”问题。

  交流条件: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一般要异校交流,只有校长动起来,才能给教育带来活力;只有校长动起来,才能更好带动教师交流。全市6年交流和公选校级领导1300多人;教师交流要求是,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并完成一轮教学任务的要异校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全市六年交流1.2万人。

  交流方式:城市学校实行强弱捆绑交流。1所城市优质校对口2—3所同城薄弱校进行交流,实行“人走关系走”,捆绑学校形成教师交流、同伴互助、集体备课、共同教研的联合体。城乡学校实行盟区式交流。以县成立“教育盟区”,把城内优质学校确定为盟主,每校对应1—2个乡镇的学校,进行城乡教师对口交流,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常态化教学教研活动。

  交流过程:一是体现人性化。大体上,农村教师交流路程是骑自行车不超半小时;城市教师交流路程是骑自行车不超一刻钟;城乡交流服务期限,根据路途远近,分别为1年、2年和3年,原则上实行“人走关系留”。二是注重政策导向。从2009年起,教师评聘职称、评模选优、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必须有交流经历,促进了教师由“被动交流”转为“主动交流”。以往交流是学校做工作,现在交流是教师申请,还得排队。

  三、实施100%优质招生指标到校

  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具有导向性和挑战性的改革。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是稳定薄弱初中生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导家长学生不择校的重要手段。晋中从2001年开始,探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办法,比例从起初的5%逐步提高。2010年入学的初中生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

  享受到校指标的资格是:规定片区入学,建有正式学籍,连续3年就读,应届毕业学生。择校生不能享受下校指标。

  为避免初中学校因100%指标到校疏于管理、忽视质量,我们把到校指标分成三块进行分配:一是基础性指标,就是将80%的指标按照毕业年级在册人数分配到校;二是奖励性指标,就是将20%的指标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分配到校;三是倾斜性指标,就是对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拿出奖励性指标的2—8%给予适当倾斜。

  四、推行“五个规范管理”

  这些年,我市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教育政策办事,按教育法规治校,按教育方针育人,制定了中小学常规管理“五个规范”,即从招生编班、教师从教、课程开设、作息时间、学校收费等五个方面规范办学行为。

  在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编班方面,从2009年开始,按照“市设计、县实施、三统一、三公开、三不动”要求,消除了过去学校自行招生编班的乱象。所谓“市设计、县实施”,就是市里规定动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每年8月28号是全市统一的均衡编班日;所谓“三统一”,就是以县实行统一划片,统一招生,统一编班;所谓“三公开、三不动”,就是编班实行电脑配位、随机编班。整个编班过程公开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媒体记者、纪检纠风部门监督;公开宣布班级学生花名;公开宣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花名。编班后,学生班级不能动,班级任课教师不能动,校际之间学生不能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个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择校大班重点班等热点问题,择校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现在优质学校的压力大大减轻,薄弱学校的生源大大的稳定。过去多数乡村学校都往县城拥挤,现在大家都能按照自己所在的乡镇所在片区就读,尤其这些年来城市中学生、小学生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剩呈现大量回升、增长趋势。薄弱学校现在生源是大大回流,优质学校的生源大大下降。过去初中示范小学,好多学校都2000-3000人,现在没有一个学校超过2000人,明显的在热点问题上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二是激活所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过去我们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学校之间尤其薄弱学校学生流失掉以后,没有办学积极性。现在通过这些举措,城市的薄弱学校都有了办学信息,农村的薄弱学校都起死回生。

  三是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过去把教师,把班级分成三六九等,不满意的是老师。尤其带普通班,带差一点班的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是大打折扣的。通过这样以后,尤其是过去带差一点班的老师工作热情大增,包括不同学校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不同的文化,不同学校教研活动进行交流。

  四是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是原来没有想到的。现在按照我们的要求和规定,大大缓解了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杜绝补课。

  五是我们要追求的是提升教育新气象。我们过去一直是倒数,从2010年开始我们成为第一名。在社会各部门,在多的时候80多个部门,少的时候8、9个部门怎么评审,教育都是第一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就是在推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了对我们的满意。

  (注:本文根据“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颁奖典礼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会议发言和资料整理)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