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蓝皮书(2019)》,你关心的教育问题都在这里

《教育蓝皮书(2019)》,你关心的教育问题都在这里

2019年04月29日 18:55:03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访问量:401


2019年4月28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支持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来自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系、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奕阳教育集团、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改革内参、中国青年报、腾讯教育等数十家媒体,共80余人出席。

发布会上,部分作者、与会专家和媒体等针对《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中涉及的治理义务教育秩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监测、新政下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新代课教师问题现状、家长对减负的满意度等重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总报告:治理义务教育秩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本文作者杨东平对此议题进行报告

蓝皮书总报告认为:在满足了国民教育的基本需求之后,中国教育正在形成由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课外培训教育、国际教育等构成的新的生态,出现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新的问题。同时,义务教育依然存在“麻烦治理”过去一年内,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集中破解课外培训热、民办教育、农村教育等突出问题,全国教育大会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部署,但从统计来看,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去年的政策热词。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窘境愈发显现,城乡教育的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去年的许多新闻事件都凸显了这一点。为此,需要针对教育的突出问题凝聚教育共识,促进教育转型,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明确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人;调整结构,降低“拔尖”建设的政策冲动;通过供给侧改革,增加教育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进展与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讲师、报告部主任,本文作者李勉对此议题进行报告

2018年7月,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正式面向社会发布。报告详细阐述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来源;分析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启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对此报告进行点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理念、制度、管理、教学等多个方面综合发力:

1.重精准。通过多渠道数据详细描绘我国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精准找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基于教育质量数据的精准帮扶方案,对方案实施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

2.保底部。重点帮扶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区域(如西部边远省份、农村地区、贫困县等)和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乡村教师等),从政策、经费、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

3.补短板。针对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所发现的问题和短板,如“部分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较为薄弱”、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等,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实施综合改进。

4.稳优势。 进一步巩固我国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上的优势,继续保持我国义务教育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深入挖掘宣传“学生学业水平高、校间差异小”的地区的先进经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阳光与阴影:新政下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

奕阳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本文作者张守礼对此议题进行报告

现场报告梳理了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脉络,详细阐述了普惠性幼儿园的定义及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侧重谈及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如:小区配套园清理面临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复杂的产权关系;营利与非营利、普惠与非普惠、公办和民办的界定的不清晰与政策顺序;政府公共资源投入下的身份/学位捆绑所带来的非户籍和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晓霞对此报告进行点评

报告建议——

  1. 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既要建立民办普惠园的投入-价格机制,也要改革公办园办园体制,以此加强学前教育经费统筹和配置。

  2. 坚持遏制资本的政策取向,把立民办非营利机制作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进。

  3. 学前教育立法应该重点在机构法上,弥补学前领域的基础制度缺失。

  4. 普惠性的方向下公共财政投入的约束与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最终都要以家庭账户的核算来衡量,普惠不应仅仅体现在供给侧,更应该体现在需求端。

  5. 学前教育的多样化供给结构:建立真正的分类管理,把小微园纳入到政策、管理框架。

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新挑战和应对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作者田志磊对此议题进行报告

今年在职校教育领域有两项重大事件,一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实施方案;二是两会期间提出的百万扩招。本次扩招对调整高职院校结构,提高现有高职教育的资源利用率有正面意义,改变职校教育从近年来比较弱势的状态。随着投入水平、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越来越聚焦于产教融合。

《教育蓝皮书(2019)》在梳理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与趋势后,着重讨论了产教融合发展趋势中的不利因素,认为体系建设政策集权化与区域产教融合利益多元化之间的冲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大的痛点——

  1. 财政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供给意愿之间的冲突。

  2. 评价体系建设与职业院校深耕校企合作之间的冲突。

  3. 立交桥体系建设与居民产教融合选择意愿之间的冲突。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李俊对报告进行点评

新的背景之下,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短期的招生与培养的下滑可能在所难免,在新的政策推行过程中,应注意:

  1. 更合理的分解招生指标

  2.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

  3. 改善职业教育投入政策

新代课教师问题的现状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本文作者阮华对此议题进行报告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现行的编制制度已不能够满足学龄人口结构性调整对中小学教师的大量需求,新代课教师问题由此产生。

《教育蓝皮书(2019)》力求明晰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新代课教师的工资和质量以及编制制度约束下的改革现状等问题。

1.新代课教师的概念和类型

新代课教师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城乡公立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但不具有事业编制的教师群体,也称为新生代代课教师、编外教师、临聘教师等。按照聘用主体的级别,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服务(或直接聘用)和学校聘用这两种类型。

新代课教师教师基本都具有教师资格证,日常教学任务与编制内教师一样,除了教学还要管理学生。但是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基本保障,公共财政支撑下的基础教育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分割: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处于工资和福利保障健全的主要劳动力市场之中,而属于少数群体的新代课教师则处于体制和市场机制缺失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中。

2. 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和变化趋势基本上是和国家政策及经济的发展相一致的:第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量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向城镇迁移,但是教师编制是按照户籍学龄儿童的数量来计划的,同时,国家要求在2012年底事业编制的基数上进行缩编,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小学的严重缺编状态;第二,编制外教师的工资收入对地方财政的严重依赖性,导致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单位有更强烈的聘用代课教师的能力和意愿,并且也能更好的留住一些较优秀的代课教师。而经济落后些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的约束,也更倾向于用更低的成本雇用一些代课教师,但是这些代课教师的流动率会较高。

3.新代课教育的工资和质量

在新代课教师与在编教师质量的差异方面,对于在编和非编两类中小学教师群体,工资没有有效地反映教师质量差异,编制制度成为工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在编和非编两类中小学教师群体,工资没有将教师质量和工作量作为反映工资差异的重要指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晓东对报告进行点评

结合编制制度改革路径,建议新代课教师问题可以通过学校自治的深入改革,给予学校更多人事权和财政权来逐步解决。一是打破编制的过度保障性作用,建立有效的教师退出机制;二是落实同工同酬,为新代课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三是加大改革力度,让新型公办学校成为体制内制度创新的典范。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调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作者陈昂昂对此话题进行报告

2018年,“减负”是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蓝皮书课题组联合腾讯教育于2018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发起了相关网络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6744份。发现

  1. “减负”政策受到大部分家长的关注。家长最关注的是培训机构的治理和杯赛的整治。

  2. 接近九成的受调查家长没有肯定“减负”的实施效果。

  3. 作为“减负”政策的关键执行方,学校在落实“减负”政策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差距。

同时,从“减负”后学业负担的变化影响来看,学业负担的感受程度并未“减轻”,各类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的“降温”态势,但是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乱象还未得到彻底治理。

同时家长对“减负”的态度存在矛盾;不同职业群体家长对自己孩子“减负”的总体看法存在明显差异。学业负担过重源于社会、学校、培训机构、家庭等各领域的复合作用,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和升学压力显然是家长判断的最大负担压力源。

家长对政府“减负”政策的期待,还是集中于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但还有接近三成的家长认为家长自身转变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除发布会中讨论的内容,《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还关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学前教育发展、国家儿童观现代化建构的重大议题;全面梳理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发展重心转向的研究成果;观测展望了新修《民办教育促进法》配套政策实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进展、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挑战等趋势。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调查、新代课教师群体现状调查、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教育信息化等勾勒出年度教育调查的丰富面貌等问题。

目前《教育蓝皮书2019》已经可以在各类网站、电子商务平台预订,即将实物上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加入购物车哦~

更多蓝皮书相关内容,会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众号中推出,敬请关注!

关于教育蓝皮书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会员杨东平主编,将其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为“独立的民间教育智库”的使命相契合,致力于从民间的立场和视角来记录、透视和研究教育问题,聚集教育界内外的民间智慧,注重突破与变革的阐述,积极参与和影响教育现实,推动教育发展。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皮书系列的经典品牌之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