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研究 > 关于稳定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关于稳定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2021年04月07日 20:29:21 来源:杜家村镇联合学区 访问量:468 作者:杜煊华

关于稳定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一、研究背景:

  1.        农村工作依然是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是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绝对比例。虽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不少新兴农民化身市民,但城市化比例依然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关键。
  2.        知识兴农是必由之路。振兴乡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前提。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有一大批学有所长的新兴农民来支撑。振兴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是根本。
  3.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要协调一致。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数量锐减,撤并学校仍在持续,由此加剧了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子女和单亲儿童上学难问题。
  4.        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不容忽视。身处乡村的教师,因交通不便,收入微薄,信息闭塞,文化娱乐活动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了他们中的一大批“身在曹营心在汉”,加之人员频繁流动,对农村学生学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政策依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第四条第十款指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两类学校适当倾斜,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并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为教师走教提供交通帮助与支持。
  2.        202073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205号)第三条第六款规定:挖潜调整乡村学校编制。挖潜调剂出来的各类事业编制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根据乡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城乡区域人口流动、乡村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调整人员编制配置,满足乡村教育需要。鼓励地方通过跨校兼课、教师走教等方式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共享。超编学校确需补充专任教师的,要加大现有人员编制跨校结构性调整统筹力度,保障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3.202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第四条第十款提到: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收入微薄。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教师待遇的提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师收入逐渐增加,让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看好教师这一职业的光鲜,也坚定了在职教师终身从教的信心。但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在扣除各种保险以后依然偏低,日平均工资依然达不到200元的目标,这与有一技之长的新兴农民的日工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
  2.        工作量大。受班容量小制约,学科教师配备比例低下,一名农村老师往往要担任除语文、数学、英语之外的其它科目,成为一师多专的学科教师配备结构。科目繁多、周课时数有增无减,加之还需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抚慰,这一系列的工作让农村教师苦不堪言,厌教情绪在不断蔓延。
  3.        课后服务待遇得不到落实。虽然我县在中小学校内实施了政府购买课后服务办法,也仅仅停留在县城中小学层面上。农村中小学校普遍为寄宿制学校,乡村教师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外,还要对寄宿生进行文化补习,增设寄宿生辅导课。这类课余工作基本是无偿付出,未有实质性的回报。学校普遍采用行政强制手段让老师们免费为这些孩子提供课后再服务的结果是:辅导流于形式,辅导质量大打折扣。
  4.        教师频繁流动。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农村“特岗”教师制度,其出发点是让农村师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从近些年来的实践发现: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特岗”教师能呆在农村超过六年的寥寥无几,大多数“特岗”老师在服务期满或服务期未满三年就调离农村转战县城。以杜家村学区为例,从2009年到今累计招聘“特岗”教师59名,到现在为止仅有38名留在农村,且以2017年以后招聘的“特岗”居多;有些班级甚至到了每学期换一个老师的尴尬局面,为此家长怨声四起,但学校无能为力。
  5.        借调之风盛行。借调不是不可以,政府部门由于特殊工作需要从基层抽调教师完成阶段性工作是政策允许的,但国家在借调问题上也有规定,那就是借调基层工作人员一般不超过半年。实际的情形是县级机关从基层借调老师存在着“一借不还”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所借教师均为学校主力骨干,长期只借不还导致了学校师资严重短缺,影响到教学质量的稳定。以杜家村学区为例,去年“县管校聘”改革实施之前,以各种名义借调到县城的老师近20名,且以借调到县城中小学校为最。好在“县管校聘”之后,被借调到县城中小学的老师按实施方案及时办理了正式调动手续,让其名正言顺成为城市学校的一员,此外被借调到其它政府部门的依然未归队。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到了本来就不稳定的教师队伍,更有甚者滋生了腐败问题。
  6.        职称评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尽管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出台了多部文件,规定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上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但从实际操作结果来看这一规定的落实大打折扣。杜家村学区副高职称的评定只在2018年给了一个名额,此后的几年间再无指标下放,这于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职称评聘向农村中小学倾斜”的规定严重不符。说实在话,身处农村地区的老师们终身追求的目标莫过于评上高级职称,除此之外别无它求。眼前的情况对于终身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老师们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7.        “车补”待遇未能落实。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多年,全面落实事业人员“公车”改革只停留在乡镇公务员一级上,事业人员的“车补”问题因涉及面广一直未能落到实处。近年农村教师的补充模式基本为招聘“特岗”老师,而这类老师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周边县市,双休日离返校一路舟车劳顿产生的费用需自理,对他们来讲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农村教师对“车补”待遇的落实期盼已久,如能得到实施这将是吸引乡村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一大政策利好。

四、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1.在乡村教师中实行任期制度。针对乡村教师服务时间短、流动性强这一实际,实行乡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很有必要。我们建议:在乡村教师中实行最低六年的服务期制度,在其服务期满后再行流动。在冷兵器时代,兵法中有一种战法叫做“车轮战”,就是让众多将领轮番上阵去对付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结果自然没有不胜的道理;还有一比,生长在肥沃土地里的一棵健壮的幼苗,让它今天栽在地的西边,明天倒栽在地的东边,其结果会输给体弱的小苗。同样的道理,小学生经常性的更换老师的结果就是迫使他要不停地适应新老师的教法及处事风格,这对其学业成长的坏处不言自明。

2.在乡村教师招聘中坚持配备齐全各科教师。“特岗”老师招聘的初衷是为乡村学校配齐小科目老师,以利于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其出发点是好的。实际操作中,乡村中小学每年招收到的“特岗”老师中小科目老师占有相当比例,加之每年流失的老师均以主科老师为主,导致了学校骨干教师严重短缺,学校没法只能让小科目老师来挑大梁。我们没有怀疑小科目老师的能力和水平,但总归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教师招聘中统筹配齐各科老师非常关键。

3.在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在乡村教师职称评聘上放权,让资历、经历、能力均达标的老师及时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让他们有职业归属感,提升其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4.规范乡村教师借调制度,确保教学一线人员满编满员。严格执行借调教师时间限制,保证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保有量,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规范借调,尽可能减少抽调一线教师改做政府事务,对于稳定人心,减少教师私心杂念,不失为一项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良策。

5.给予乡村教师“车补”待遇。乡村教师“车补”在部分省市已得到落实,作为一项福利对于他们来说定会以百倍的感恩之心回馈乡村教育事业。如此多措并举,岂有不作为之理?

6.让政府购买课后服务落到实处。课后六点半服务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做到尽善尽美,让广大乡村教师享受到政府购买课后服务的实惠是城乡平等、同工同酬的具体体现,让他们感受到辛劳付出与对等回报带来的喜悦。

五、美好愿景

   上述六项措施如能得到真正落实,广大乡村教师不仅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不再让他人另眼相看。幸福指数的不断上升,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奠定制度基础,从而为振兴农村教育、发展乡村经济、创建美丽乡村多做贡献。

202147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