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教育 > 安全教育缺少最后一步,学生如何增强避险能力?

安全教育缺少最后一步,学生如何增强避险能力?

2015年11月24日 11:27:3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115 作者:陶丰满

安全教育缺少最后一步,险境面前学生束手无策

  年复一年,学生的安全问题似乎是学校和教师永远头痛的话题。其实,很多学校安全教育都存在一个最普遍的大漏洞,这就是“安全教育缺少最后一步”。

  仔细一检查,我们有预案,有计划,有教材,有人管,有人讲,也有演练,而且还兴师动众、轰轰烈烈;有图片,有视频,有档案,甚至电视台、报纸也参加……但安全问题照样频频出现,学生安全仍然是领导、教师一刻也不能放下的心腹大患。

  是什么导致学生在面临险境时束手无策?

  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安全教育还差那么一点点,即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形成学生的安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安全自救,常常是纸上谈兵。

  学校安全管理,需要落实到学生身上的除了知道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自救的方法,还有至关重要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安全意识:面对危险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对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安全意识能让学生在非安全环境提前作出心理生理的预警,提前作出正确反应,有效避免伤害,或者减少意外伤害的程度。例如,奔跑时防摔倒的意识,投掷时防止意外被砸中的意识,下水时试探水深水温的意识,燃放爆竹时防止烧伤炸伤的意识,身在高处可能跌倒的意识,与高速行驶车辆的安全距离意识,防各类骗局、陷阱的意识,警惕陌生人伤害的防御意识,等等。

  这些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强化,除了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外,学生还必须经常接触社会,在生活中感知、经历。现在不少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免受意外伤害,但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性的保护,从长期看,学生毕竟要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圈养式”的封闭管理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也不利于安全意识的体验和养成,而且现在很多家长的车接车送,也减少了孩子与社会环境的接触机会,对于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不利的。

  安全意识的养成,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完成。在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的同时,学校要为学生设置社会实践课程与作业,社会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家庭要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放行,尤其是在假期,学校可适当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养成强烈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直觉。

  避险能力:身处危险环境中及时躲避伤害或减轻伤害的能力

  避险能力是学生身处危险环境中用正确方法及时躲避伤害或减轻伤害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相关,与学生的快速感知、快速反应、正确处置都有关系。其中正确处置的方法,在学校安全教育中已经为学生提供,在学生安全意识已经初步养成的时候,快速反应能力就成了是否具备紧急避险能力的关键。而快速反应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强健的体魄、精准的动作、快速的反应,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体育活动和游戏娱乐活动中养成的。如果学生不够快,他将跑不过劫匪和有风助力的大火;如果学生不够强,他将抬不起压在身上的重物;如果学生不够敏捷,他将躲不开撞向自己的车辆……

  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怕学生在校内体育活动中受到意外伤害,引起家校纠纷和巨额赔偿,从而减少体育活动项目。这对学生的紧急避险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害,这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健全合理的体育锻炼保障制度,从意外伤害的责任、处置方法、法律援助等方面去规范,强健学生的身体,形成紧急避险能力做好后盾。

  安全教育如何落到实处?让学生躬身实践是关键

  有不少学校甚至是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还只是采取防御性机制,只知道让学生远离危险,而不教学生主动应对危险。这一问题在防溺水教育上尤其突出,学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不让学生私自游泳,或者干脆禁止学生下水,这种“堵”的方法,虽然让学生在校有效避免了溺水,但是一旦在野外突遇涉水,或跌入水中,学生就不知所措,对貌似平静的水面缺乏警惕,对水的深浅没有相应的意识,对浅水区可能滑向深水区不明白,对水下漩涡、水温对涉水的影响都缺少直接感知,这是一种地道的“伪”防溺水教育。真正要防学生溺水,除了教会学生溺水自救,禁止私自游泳外,还必须补上最后至关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游泳和正确游泳的常识。

  如果我们的安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还只是纸上谈兵,安全事故仍然会频频发生,这一次是这里,下一次将会在哪里?这一次是那个孩子,下一次会是谁的孩子?这一次免了局长、校长,下一次免谁?该免的虽然免了,可是孩子却永远不能回来。

  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躬身实践永远第一。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面临险境时的“道理都知道,险境不知道,方法都知道,自救做不到”的状况,做到安全问题学生个人早发现、早预警、有方法、会处置、能处理,安全教育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吉河小学)

   《人民教育》杂志第22期,文章编辑:任国平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