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简讯 >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交流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交流

2012年04月19日 18:12:36 来源:静乐县杜家村中心小学 访问量:179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如:精读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又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到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崂山道士》,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

略读课文: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比,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略读课文适合篇幅较长的课文,如《凡卡》。

还有一种课型,侧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教学过程中贯穿学法的渗透、学法的运用以及学法的归纳。如,诗歌的教学,说明文章的教学等。如学习《龙的传人》一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列数字、举实例、比喻等说明的方法。

学生与教材之间存在知识、认知、情感等方面存在基本矛盾,语文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培养起来,所以,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学,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但是整体的把握;另一个是能提出不懂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是内容方面的,而且要有语言方面的,诸如,这儿为什么用这个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说?一般来说,刚刚学习一篇新课文,要安排自学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重点问题之前,也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自读自悟和“交头接耳”的时间。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就是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就是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