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反思 > 一次同课异构引发的思考

一次同课异构引发的思考

2019年02月05日 15:13:4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571 作者:陈振林

在不久前中国教师报举行的“课改中国行”走进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活动现场,两位语文教师现场同课异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引发置身新课改中的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监利县第一中学教师吴清华以学校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为基础进行课堂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有板有眼,她的课自然也是层次分明。她设计的导学案,有“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主体部分分为“预习案”和“探究案”。课堂上,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上黑板展示“探究案”的成果,接着由学生对“探究案”的答案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有学生质疑和教师适时补充,教学的结尾穿插了“教师与母亲”的视频故事。这节课上,吴清华引领学生探究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艺术手法”,二是“母亲在这一天是真正的快乐吗”,三是“你如何陪母亲过母亲节”。无疑,这样的课是符合高效课堂“以生为主”理念的,学生在充分的学习活动中学得也比较充实。

对比而言,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郑艳红的课设计大有不同。之前学生读过《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文本,但上课时她先不让学生接触文本,而是让学生两两成对学会倾听,并记录同伴的观点。然后,她在学案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母亲节做了什么”,针对文中的不同人物——“父亲”“安娜和玛丽(姐妹俩)”“我和维尔(兄弟俩)”,4人小组轻声细语进行讨论,轮流发表意见,形成组内共识的观点,或提出组内疑问。最后的环节,由小组亮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展示时,教师在黑板上一一记下他们的不同观点。其间,针对“母亲是真正的快乐还是无奈”这一问题,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快乐”,有的学生认为母亲“无奈”,有的学生认为二者兼而有之,待学生讨论后,邀请代表发言进行辩论。辩论之后,郑艳红对学生的观点一一点评。

吴清华和郑艳红的两节课各有特色,带给我们语文人许多思考。

首先,加拿大作家里柯克的小说《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到底应该怎样教?

一要有小说的特点。《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就是一篇小说,如果脱离了小说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无疑是不成功的。教学中,教师应扣住小说的要素展开课堂设计,如果能够突出探究小说“三要素”的其中一点就算是成功的。

二要有母亲的特质。《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中的主要人物还是“母亲”,教师应明白“母亲”这一特殊身份本身蕴含的特质,如勤劳、温和、包容、伟大等。基于此,课堂中关于“母亲是不是幸福”这一问题的讨论就显得有点多余。

三要有语文的特性。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文化”“思维”“审美”4个方面指出了方向,但并不是每节课对每一个方面都要体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够了。所以,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环节,而不是只在“学习目标”中提出“核心素养”四要素。

其次,高效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的方向在哪里?

可不可以舍弃纸质的“导学案”?纸质的“导学案”,学生课前大约花一节课的时间做好。然后在课堂上按“导学案”指引进行讨论、探究。学生之前的“做”与课堂上的“讲”,有可能存在重复,也会形成一种依赖性,教师也难有教学艺术的精彩呈现。

可不可以建立无纸质的当堂“导学案”?建立无纸质的当堂“导学案”,教师要提前备好课,设计好课堂的导学环节,几个主问题抛出来,师生当堂讨论、探究,进行有效的思维碰撞和语言交流。但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教师心中要有“导学案”,课堂上要能够收放自如。同时,高效课堂教学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仍然不能少,不能回到“教师主讲”的传统课堂模式。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30日第5版 版名:现代课堂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