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教天地 > 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愚蠢而让孩子被老师“边缘化”!

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愚蠢而让孩子被老师“边缘化”!

2019年05月27日 07:10:56 来源:小课糖 访问量:691

家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更像是同盟军,在教育的战线上一起努力,让孩子成人成才。

怎样和老师打交道,才能赢得好感呢?有人说,做家长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老师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你家孩子。

资深老师说:我最喜欢这9类家长

01

关注孩子生活习惯的家长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只要成绩好,生活能力差算什么,以后我替你雇个保姆。一到学校大扫除,这些家长生怕累着少爷小姐,自己自愿来当保姆。

但其实,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其实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处事的秩序感,以及“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情怀。

古人说,“不扫一室,何以扫天下”。一般来说,课桌与书包都整理不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不好,考试更是丢三落四,在外面补了多少课,成绩还是不理想。这都是家长忽视孩子生活习惯培养造成的恶果。

02

倡导孩子遵守规则的家长

有些家长对学校出台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穿校服、中午吃食堂、不给孩子带零食、不给孩子佩戴贵重首饰,都持质疑态度。不但不配合执行,还引领孩子对制度软磨硬抗。

这会给我们教师的管理造成很大困扰。家长的纵容,会使孩子特别任性,觉得妨碍了他自由的制度都是坏制度。

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对抗制度会让孩子与群体格格不入,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在学校的心理压力,让他的成长多了很多磕绊。几年后回过头来看,非常得不偿失。

03

把公平准则放在心头的家长

当孩子犯错或落后时,有些家长会希冀通过请老师吃饭小聚、送老师各种国外带回来的名贵礼物来打点。

讲老实话,这给我们老师制造了太多难题。因为教育有公平的准则,全班四五十双眼睛看着,老师对任何学生有偏爱,都会引发大面积的非议。

家长已经溺爱孩子,如果教师再加入溺爱的阵营,表面上似乎是给孩子一点额外的机会,但从长远上看,是加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让他有这样的错觉: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规则之外,靠钱来解决。这离塑造一个向往公平、民主的未来公民有多么遥远?

04

与老师亲密有间的家长

有的家长经常私信老师,要帮老师办事,甚至打探老师的家事,希望有机会从老师的家人身上寻找突破口,与老师发展远高于其他家长的亲密关系。这些做法的目的就一个,就是希望老师能对他家孩子另眼相看,能给与孩子额外的机会。

一般有处事原则的老师对这样“热情过度”的家长是避之不及的。因为一旦与家长发展出利益捆绑的关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原则性。孩子会有这样的错觉——“我妈打点过老师,老师就应该对我网开一面”。

讲真话,如果孩子这样看待老师,老师在孩子面前还有什么权威,教育的原则怎样贯彻?

05

维护老师权威的家长

“你们老师水平也不怎么样”

“你们老师教这门课根本不够格。”

“你们老师的情商真够呛。”

不可否认就有这样经常在孩子面前非议老师的家长。得承认,有的家长学术水平的确比老师高,也比老师更加见多识广,但这并不是在孩子面前质疑老师权威的前提条件。你可以让孩子来与老师探讨问题,指出老师在具体问题上的错误与不足,老师也十分欢迎这样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但就此认为老师根本没有资格来教你的孩子,实在太武断了。

教育是一门专业化的技术,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素养,不见得大学教授就一定教得好小学生。

家长质疑老师权威的恶果是:孩子在情感上对老师有一种疏离与鄙视态度,师生间的融洽就消失了。而老师对孩子的引领与教育,是基于这种情感上的融洽,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06

教育孩子有服务意识的家长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面临升学时,每次票选班干部,都有家长来打招呼“别让我孩子当班干,影响他学习”。

但是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那他就算成为精英,对这个社会也不会有什么贡献!

孩子未来从事任何行业,说到底都需要有为他人着想的服务精神,才会培养出责任心、团队意识与凡事为大局着想的内涵。特别自私的孩子是交不到朋友的,也是在事业上走不远的。家长理当极早认清这一点!

07

与老师经常沟通的家长

要和老师沟通,先和孩子沟通好。有位家长做得很好,他说:

我一般先和孩子沟通,了解好多信息,然后再和老师沟通,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和老师就某个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比如老师今天讲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话题,我就可以以这个为切入点和老师聊。

前几天,我和外语老师沟通,我知道外语老师给孩子放大量的外语动画,孩子非常感兴趣,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出我想问的问题:看什么样的动画对孩子有帮助,需要看英文原版动画吗,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作品让我们在家看吗。一下子就和老师有了很多话题,打开了我们沟通的大门。

聊开了,老师就会认为,他的工作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他觉得特别好,他讲课有反馈了,所以就愿意沟通了。另外,还会对孩子形成很好的印象。再有就是他明显感觉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融洽的,那么他就可以和我沟通孩子的问题,我会配合老师去协调解决。

其实,老师非常希望了解孩子们回家后对学校的印象、对老师讲课的印象,这样便于他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跟老师沟通好了,老师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接近,你的很多建设性意见也可以被采纳。

08

永不践踏孩子自尊的家长

有的家长,只要老师把他请到学校来,跟他谈孩子的问题,他就当着老师的面,辱骂或殴打孩子,或者对孩子冷嘲热讽。这让老师非常下不来台。家长这种简单粗暴的宣泄,践踏了孩子宝贵的自尊心,也让师生关系骤然跌入冰点。

教育专家有一句名言:“任何有动力向善而行,渴望让这个世界变好的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孩子。”

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呵护他与自身弱点作斗争的勇气,呵护他与家长、与老师互相信赖的关系。被践踏过自尊的孩子,通常只剩下一条路:自暴自弃。这有多可怕?

09

经常反省自我的家长

孩子只要有不足,家长就来质疑老师:“我们把孩子教给学校了,你们是怎么教的?”老师对此非常委屈。因为对孩子成长有影响的不只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有影响。

有的家长,天天在朋友圈晾晒虚荣,怎能要求孩子没有强烈的物欲和攀比心?

有的家长,每天在家打麻将赌钱,怎能要求孩子专心学习?

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第一时间反省自身,也许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们非常欢迎家长有这样的开场白:“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这主要是我们家长教育不到位,我们很想与老师探讨怎样帮孩子向好的方向转变……”能这样检讨自身的家长,本身就具备令人敬服的情商。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只会令师生关系陷入尴尬。

上面,我们看过了老师喜欢的家长,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家长和老师沟通时,要避免哪些“雷区”。

老实说,被老师放弃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绝对是灰暗的。但是,很多时候大部分孩子被老师边缘化,都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是家长们的某些言行让老师失望了,逼老师放弃了他们。所以,我们即使不能做到最好,也千万不能做那个令老师头疼的家长。

令老师头疼的家长

1、“孩子交给您了,您该说说,该骂骂。”

许多家长都说过这句话,或许还觉得这样很尊重老师,但是老师却不一定接受。

第一,孩子不是老师的,是家长的,您可以随便说骂,老师没有这个权利;

第二,全班数十个孩子都交给老师,老师管得过来吗;

第三,家长这句话看似客套,其实也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

2、打听各方消息然后质问老师的家长

现在网络极其发达,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透明,家长中各种消息很多,家长们的疑问也一个接着一个。如果看到某个名册或者名单里没有自己的孩子,家长就急忙找老师要说法。即便通过这个途径了解一些信息,想和老师沟通,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太莽撞行事。

3、急于求成的家长——过分强调分数和名次

分数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效果的标准,但同样是60分,含义也完全不同,有的60分可能意味着刚刚及格,有的60分意味着进步显著,因为题目的难度不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但是有的家长看到分数就着急,不会冷静分析。

还有的家长特别希望老师给自己孩子开小灶,能够充分关注自己的孩子。家长这样的心情是可理解的,但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去问问题,因为只要老师在学校,他就有义务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老师不会拒绝孩子的提问。但老师把更多心思花在你家孩子身上,就是对别的孩子不公平。身为教育人,老师们终其一生,都要求自己做到:一碗水端平。

回到文章标题的问题,其实,身为家长,并不需要刻意地为自家孩子“博关注”,尊敬老师,出现问题,及时地、良性地与老师互动,老师觉得您“明事理”,自然会对孩子青眼有加。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会因你家孩子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的“外人”,家长和老师,从来不是对立的阵营,而是同盟。只有两方配合得当,才能帮孩子赢。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