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长征·红色记忆】山后,那17棵苍松

【长征·红色记忆】山后,那17棵苍松

2016年10月17日 20:47:3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访问量:128 作者:孟维伟 陈晓斌

  在江西瑞金的东南部——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村子的后山上,17棵苍松郁郁葱葱,苍翠挺拔,连成一条坚强而有力的背脊;它们俯视家园,守护亲人,见证着华屋80多年的沧桑巨变,向一代又一代人讲述着红军长征精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每棵松树上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一个名字,它们述说着80多年前发生在烽火中的动人往事。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大红军时踊跃参军。一起应征入伍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欣喜不已。一想到将要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想到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华质彬对同伴说:“当兵打仗,是死是活,谁也说不准。要不咱们在走之前为村子种些松树,添点绿?”他们三人小心翼翼地把树苗种好,华质彬边浇水边说:“你们看,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万古长青,也代表了我们华屋人刚强不屈的骨气。我们绝不做叛徒,绝不当逃兵!”

  17棵松树种好后,华质彬还提议:“要不以后,咱们华屋的小伙子们应征入伍都来这种上棵松树,也算是留下我们的根。”乡亲们都表示赞成。

  1934年10月的一天,红军部队北上长征的日子到了。华屋籍战士华崇煌的内心五味杂陈,想着就要离开家,心中满是牵挂与不舍。队伍集合的口哨响起,华崇煌毅然向队伍走去。老母亲步履蹒跚地挤进人群,泪水涟涟,上前拉住儿子的手,心疼地说道:“儿啊,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这时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泣不成声。华崇煌朝着满头白发的娘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进入队伍。

  队伍出发了,华崇煌的亲人们跟了一程又一程,看着越来越远的背影,华崇煌的儿子大声地喊着:“爸爸,我们等你回来,你一定要回来!”

  出发时,华屋籍兄弟们约定:革命胜利后,要一起还乡,回报父老乡亲。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父母,还要照看好那些松树。

  然而,当17棵苍松都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勇士们却再也没能回来。长征途中,跟随红军部队北上的华屋籍战士们全部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为了慰藉英烈,给他们的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但乡亲们难以相信17个儿郎会全部牺牲,总觉得有一天他们都会回来,一直在苦苦地等候。

  青松依旧在,儿郎仍未归。由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些烈士杳无音讯,尸骨难存,华屋乡亲们无法寄托哀思,便把这些苍松当成烈士的英灵,把17位烈士名字用红漆写在小木牌上,一一钉在这些树上,并将这17棵松树称为烈士“信念树”,作为烈士的遗物来祭奠,让牺牲他乡的华氏兄弟灵魂得以安息。

  每到清明,华屋人都要到17棵松树下挂红纸、系红绸,再给小木牌的名字重新刷上红漆,以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亲人。每当有大事喜事,华屋人也总要到松树下坐坐,对对山歌,唱唱红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

  今年83岁的华屋老人华崇祁,他的父亲华钦材、叔叔华钦梁都是十七勇士之一。华崇祁告诉记者:“我从未和父亲见过面,父亲是在我出生前一个月离家随红军北上长征的,他亲自栽种的松树是对我一生的激励。这些英烈和松树就是华屋村的骄傲!”

  “17棵苍松,让华屋人把长征精神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带领着村民向小康之路迈进。”黄沙村村支书黄日生告诉记者,“信念树”已成为村里的一种传承。华屋的后人,只要是参军的,都会来种上一棵青松。目前,先后有11位从军青年种下了生机蓬勃的树苗,期待有朝一日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与先辈们一起守护家园,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记者 孟维伟 通讯员 陈晓斌)

编辑:王应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