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很大程度上关联于民众的品质,而每个个体品质的养成,又离不开儿童时期的雏形刻画。据世界价值调查的数据,对于孩子应该具有哪些重要的品质,中美日三国民众给出了有趣的、截然不同的答案。这些倾向性迥异的结果,鲜明地映衬着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民众的人格及心理层面呼吁。

中国人爱奋斗,日本人惜责任,美国人尚包容

在中国人眼中,“努力奋斗”、“独立”、“责任心”,是孩子极其重要的品质,分别有75.3%,69.7%和65.8%的人提及了这些选项。对于日本人而言,“责任心”才是所有素质中最令人欣赏的,高达87.3%的日本民众提到了这一点,而对于中国人最崇尚的“努力奋斗”这一特点,仅被35.1%的日本父母提及。此外,还有67.8%的日本人选择了“决心和毅力”,这一比例大大高于中国(26%)和美国(35.7%)。或许在日本人心中,比起奋斗,责任和坚忍不拔更应是孩子人格的基本素质。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彼此包容互相尊重的特点胜过一切,民众将最高的赞同率(71.8%)给了“包容和尊重他人”这一品质。这也许可以略微解释,即使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持续带来各异的文化,美国的社会关系也能在勃勃生机中持续向前的原因。不过,尽管中美日三国人民的首要偏好各不相同,但对于“独立”“责任心”这两项品质,大家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在想象力、无私等条目上,国人赞同率都是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努力”、“独立”这两个选项上的认同比例均领先他国,对于“节约”这一素质,中国父母也比其他两个国家更为重视。相反,在另外一些选项上,中国家长的同意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例如,对于“包容”、“想象力”、“毅力”、“无私”、“自我表达”等品质,中国父母的重视度在三国对比中均分别垫底。仅10.5%的中国人喜爱孩子自我表达,17%的人提到自己珍视儿童的想象力。

尽管文化对于人们的品质偏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这或许还部分折射出,在一个资源紧张、瞬息万变、高度竞争的中国社会,做一个不懈努力、有责任感、懂得节约的孩子是多么重要。而天马行空的想象、持之以恒的坚持、克己无私的奉献,则只会被少数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