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制度 > 让孩子有梦,教育者先要有梦

让孩子有梦,教育者先要有梦

2013年04月03日 21:04:39 来源: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访问量:210
 
 
 

  “你的梦想是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一群初二的孩子你看我,我看你,笑了。“我想当外交官。”一个男孩认真地说。“我想考北大。”身后的男孩接口说。“为什么要考北大?”记者问。男孩想了想说:“我妈让我考的。”“你呢?”记者转向站在一旁的另一个男孩。“我想睡到自然醒。”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惹来同伴一阵笑声。

  这是记者在上海某中学下午活动课间和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过功利、现实,不会做梦了。其实,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理想教育。理想教育不是喊喊口号、走走形式、玩玩花样,而要研究生命成长的规律,渗透到课堂内外每个环节,真正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瞿平说。

  近日,各地教育系统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唤醒每个学生的梦想,让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教育工作者。

   

图为学生们在复旦大学“梦想墙”前留影。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畅摄

  从生命的角度规划人生

  瞿平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班主任。“学生们高一、高二都在忙竞赛,不少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做竞赛,但这种投入未必出于热爱,只是因为竞赛可以让他们进‘四大名校’,可以保送好大学。为什么要学习,孩子们茫然。为什么要读书,有学生反问,不读书干什么。”这让瞿平有些担忧,“如果我们的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想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从2007级的班级开始,瞿平尝试给学生开展生涯教育。班会课上开讲座、做讨论,让每个学生找一找人生的坐标,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通过职业测试量表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

  “理想教育,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存在的环境,设计自己的人生,思考度过怎样的一生。”瞿平告诉记者,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探索,但不少还停留在学业、专业、职业选择的层面。“其实可以看得更远,研究生命成长的规律,用真正对孩子有帮助、有触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从生命的角度去规划人生,让理想教育真正落地。”瞿平说。挖掘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

  途经西摩会堂、陕西北路名人故居,一路穿行到豫园、城隍庙,24路公交车里,一双双稚气的眼睛张望着上海开埠一百多年来走过的历程。今年3月,上海市江宁学校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乘24路公交看上海”。

  校长吴庆琳告诉记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学校精心设计了“童眼看中国”的活动方案。对低年级的学生,在美术课、劳技课中渗透,鼓励孩子寻找身边的美;对中年级,开展小型的探究活动;对初中生,则让每个学生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遇见未来的你”,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告诉记者,理想教育不是开个班会,搞几次课外活动,是要关注每天的8节课、9节课中,教师在教些什么。“中国梦要融入学习、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渗透进学生成长的每个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全员动员,把每个学科的德育资源发掘出来,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

  在于漪看来,我们的教材、课程不是缺乏理想教育,而是技术至上、技能第一的倾向,把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湮没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是情感、价值观的熏陶。理想教育是所有学科老师的天职,改变‘育分不育人’的现状,将学科本身教育人、滋养人的财富挖掘出来,以学科资源为核心,所有学科各司其职,才能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给孩子一个做“大梦”的空间

  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闵景看来,增强孩子对“中国梦”的认同,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做“大梦”的空间。

  倪闵景说:“孩子本来就是有梦想的。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梦才能做得比较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从观念到做法都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强调,理想教育不能“行政化”,“三分热”,沦为“政绩工程”。“离开基本的公民教育,离开自主办学,梦想就是空谈。”熊丙奇建议,学校管理、建设、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制度都应转变。“学校有自主权,才能有灵魂,有灵魂才能有个性,才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学生。”

  于漪认为,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的魅力。理想教育需要教育者有感情、有方法,适应各个学段孩子的特点,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各个层面,培养文化判断力。“每个教师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有满腔热情、充沛精力和无穷智慧,创造适合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方法。”于漪说,“这当中,需要教育和教育者做的改变很多。尽管难,但总要一步步去做。”(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 曹继军)

  ■相关新闻

  职业教育系统迎来“中国梦”教育活动

  光明日报北京4月2日电(记者朱振国)“使每一个职校学生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快乐的生活!让每一个职校学生的家庭一样获得成功、幸福和尊严。”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史晓鹤的一番话描绘出职业教育“中国梦”的未来前景。

  今天下午,在教育部召开的职教系统“中国梦”主题教育座谈会上,来自7个省(区、市)教育部门及职业院校的代表分享了开展相关活动的做法与经验。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大批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史晓鹤说,学校构建以素养课程、教育管理服务、晨训、礼训、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文明风采、安全能力训练等为载体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使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要明确活动方向,丰富活动载体,落实德育大纲,加强德育教学,组织演讲活动,让每个职业学校的孩子更加懂得“中国梦”是学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

编辑:李玉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